第632章 扬州八怪(1 / 1)

玩宝大师 青木赤火 1044 字 2023-01-01

两人此时也聊得差不多了,余耀一边收起画轴装进书画盒,又放进了提包,一边说道,“不耽误你生意了。我先走一步。”“你还想跑?”老黄哈哈一笑,“帮着掌掌眼呗,中午我请你吃饭。”“合着一顿饭就打发我了?”“你还想怎么着?没有什么是不能用一顿饭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得得得,就这么着吧!”两人走出里间,老黄在前,余耀在后,原本坐在店铺一侧八仙桌旁的一个小伙儿立时站了起来。这小伙儿看着比余耀还要年轻,打扮得却是偏老成些,和老黄握手之际,余耀看到他手背上纹了一个类似衣带盘卷的吉祥纹饰。这个纹饰纹得很飘逸,余耀不由多看了两眼,脑子里忽而冒出了“吴带当风”这个词儿。的确,这似乎是根据画圣吴道子的衣带风格纹出来的纹饰。小伙儿和老黄握手互报家门之后,并没有和余耀握手,但是却看了余耀几眼。这小伙儿自称姓古,称老黄为黄老板,让老黄叫他小古就行。见小古看了余耀好几眼,老黄旋即介绍道,“噢,小古先生,这位是我们店的掌眼,不坐店,今儿碰巧在,一起看看。”小古点点头,随后三人便在八仙桌旁围坐下来。小古拉开了一个双肩背包,从里面取出了一个书画盒。老黄还没看画,就先问道,“不好意思,先问一句,这画怎么来的么?”“家传。”小古的话似乎不多,说完之后,便抬了抬手,请老黄和余耀上眼。这书画盒里,是一幅卷起的镜心。镜心这种装裱形式,算是书画里相对简单的,也叫托片,就是在画作后面简单托一层宣纸,不用绫子,没有画轴,横竖皆可,简单直接。很多书画镜心,现在如果要悬挂,一般都会再加一个玻璃框。镜心一般不大。这幅镜心高不到六十厘米,宽至多四十厘米,是一幅兰石图。水墨。画得比较满,山石嶙峋,兰草稠密。不过,在左下山石的“空白处”,还是有款识的:癸卯夏夜,两峰。钤印一方:众香之祖。老黄看了一遍,忽而别有深意地对余耀说道:“扬州八怪啊!”他俩刚才在里间看了上官周的画,上官周是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老师,而这幅画的作者“两峰”,是扬州八怪里的另一个人:罗聘。罗聘,字遁夫,号两峰,算是扬州八怪里最年轻的一个,主要是因为他生得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扬州八怪”,并不只是八个人,也并不是同一时期的人。扬州八怪,是一批人,从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画风相近。所以在华夏书画史上,更准确的称呼是“扬州画派”。当然,也有些说法会单独挑出八个人来,但挑八个人也并不统一,各有各的说法。扬州八怪的画风异于当时的主流风格,不落俗套,才有了八怪的名头。这幅兰石图,和罗聘传世作品的风格是一致的,可以说有一眼。余耀点点头,“罗两峰的幽谷新兰,向来不是市井盆中俗物。”小古闻言,不由又看了余耀一眼,转而微微一笑,“满纸春风。”老黄没作声,余耀也是微微一笑,“我只是说罗两峰的风格,还没有评价这幅画。”小古稍稍一怔,随即眉头微皱,声音不大却很坚定地说道,“婀娜而不失刚气,不染半分尘俗,一看就知道是两峰笔墨。”老黄哈哈一笑,“这还没进一步细看呢,我们可不能受你影响先入为主啊。”小古没再多说,只是摊了摊手。余耀也就此打住,细细把这幅镜心看了一遍。等余耀看完,老黄看了看他,“有一眼,但我总觉得有点儿说不出来的东西。”小古一听,脸色登时变得有些难看。余耀伸手点了点款识,“第一,罗聘的草隶款识,用得不多,只在少数很得意的作品上,挺拔古厚,很有味道;第二······”正说着,小古忽然一抬手,“好了,不收就算了。”说罢,抬起的手在镜心上一压,“我也不卖了!”老黄连忙撤手,“小古先生,不要着急,我们只是分析,并没有当场定论啊!做艺术品生意,评头论足是难免的。”“呵呵,我没说你们定论了,只是我不想卖了!”老黄又看了看余耀,转而轻声道,“好吧,这是你的东西,自是按你的主意来。不过,我也不是只收古玩啊。”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仿画一样可以收。实际上,书画作品相对也是比较特殊,有的仿得比较好的,价格还是可以的。有些拍卖会上的书画作品,在作者后面加一个(款),就是仿作的嫌疑偏大。“但是我只按古玩卖!”小古说着,收起镜心,装进书画盒,而后又装进了双肩包,速度很快,旋即单手提起双肩包,说声告辞,便向门口走去。但是还没走到门口,忽又生生顿住,扭过头来,看着余耀问道,“这位掌眼,请问‘第二’是什么?”余耀想了想,“第二,罗聘是乾隆时期的画家。”小古不由微微一愣,“这?”“黄老板已经说了,我们没有定论,只是评论。”小古皱眉沉思几秒,复又转身回来,“我想请教一下您,第二的意思,可是纸墨的年份不对?”余耀微笑不语。老黄摆摆手,“这是我们店的掌眼,既然你不卖了,这规矩想必你应该懂。”小古看了看余耀,又看了看老黄,转而竟在原来的座位坐下了,“好,黄老板你开个价儿吧。”老黄咳嗽一声,“小古啊,这可不是我出尔反尔,刚才是刚才,现在我也不收了。”因为,老黄表达“不是只收古玩”之前,余耀并没有说出第二点。现在,余耀说罗聘是乾隆时期的画家,意思老黄明白了,这幅画,纸墨托片中肯定有不是乾隆时期的东西。如果用了乾隆时期的老纸老墨,装裱托片的宣纸也是老的,那么这幅仿画才有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