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庚派山门之中看起来一片平静,实际上却已经是暗流汹涌。因钱叔松之死,门派中不少人都是盯上了他这个位置。
西庚派的高层们都知道,门派那片元铁矿已经越来越日薄西山了。矿脉之中那些富含元铁的矿石已经开采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铁矿石十分贫瘠。再这么下去,只怕门派的进项又要掉落一个台阶。
当年钱家兄弟的父亲也是门派长老,大限将至之前,竟然将小儿子逐出家门去做那鸡鸣狗盗之事。当时门派中很多长老还道他昏了头,误了小儿子的前程,今日看来才知道钱家兄弟的父亲高瞻远瞩,这么多年那钱叔松给钱家不知道偷偷输送了多少利益。
但是没办法,法子是人家想出来的,骂名人家也背了,不能说等看到好处了大家再去伸手吧。虽然钱长老身死道消,钱家再没一个武师境界的修行者坐镇,但是这差事却让钱叔松一直稳稳当当的做到了现在。
万万没想到,这钱老三正值壮年竟然就死了,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机会。若要是能乘着这个机会将自己人给安插在这个位置上,那可对家族的壮大太有帮助了。
西庚派中暗流涌动,但这件事的始作俑者陈墨却是毫不自知,他根本没料到自己击杀了钱叔松,竟然让门派中这些高层一个个都不淡定了。
如今他又下山了。
实在是没办法,陈墨身上的秘密也太多了,有些事情没法子在山门中做,但却又不能不去做,那就只能下山偷偷摸摸的做了。
月色如水,夜深人静,甜水井胡同深夜之中又来了不速之客。
陈墨身形在墙影中穿行,就像是融入了夜色之中,根本没有人能发现的了他。身形一晃,陈墨从墙头跃进了院子里。
“嗯?”陈墨心中微微一动,感觉好似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对了,隔壁那狗子怎么没叫?”
想了一下,陈墨才回过了味来,知道哪里不对。却原来之前两次来时,都没瞒过隔壁那狗子的耳目,那狗子一发觉自己到来就狂吠起来,这回不知道为什么那畜生却是老实了。
这个念头也就是在陈墨脑海中一闪,接着他便推门进了屋去。他却不知,在上次他离去之后不久,隔壁那男主人就嫌自家这狗子烦人,加上又嘴馋,将这畜生炖了一锅香肉美滋滋的给吃了。
来到了书房之中,移开了墙边的书架,露出了之前那块做过手脚的墙砖来。陈墨也是没想到,离开了只不过一个月的功夫竟然又回来了。
挖开墙砖,取出了里面的锦囊陈墨趁着夜色又是扬长而去。
……
李铁匠是在西厍县城北门外讨生活,说是铁匠,他也就是给城北的苦哈哈们打一些剪子、菜刀之类的东西。像爬犁、铁锅这些要求精细手艺的用具他可不会。不过这也够他养活自己和老婆孩子了。
这一日铁匠铺突然来了个少年,看模样土头土脑的,穿着一身粗布衣服,一看就不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
“剪子五文钱一把,菜刀十文钱一把。”李铁匠以为这是哪家孩子,被大人派来买剪子或菜刀的,他早打了一些备着。
谁知这少年一开口就让他吓了一跳,这少年掏出了一锭十两重的银元宝给他,说是要借用他的铁匠铺,这锭银子就是租钱,最多只用十天,而且就算用不了十天,也不要他找钱。
李铁匠差点没以为在做梦,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要知道他这破铁匠铺半年可都挣不到十两银子。直到他接过了银子,忍不住用牙咬了一下,把牙根都咬疼了才清醒了过来。这世上还真有这种冤大头。
那少年一进铁匠铺里就把门给关上反锁了起来,就连铺子里一个帮忙烧火拉风箱的伙计也给赶了出来。
李铁匠正好乐得清闲,给了伙计五文钱,让他十天后再来。反正他铺子里剪子、菜刀还备了不少,支撑个十天搓搓有余。这十天功夫不但没耽搁挣钱,反而还白落下十两银子,这件事就是祖坟冒青烟才会落自己头上。
陈墨一进铁匠铺关好了门窗,催动了元力将姬永丰送给自己的那套炼器家伙事都取了出来,一同取出来的还有那把从莽牯山脉地底挖出来的元铁长刀。
他这一趟下山正是准备将这把元铁长刀炼制成元铁箭镞,顺便也独立操作一下,看看自己这炼器手段究竟如何。
取出了两块下品元石,放在了赤硝燧砧板上引燃后丢进了炉子里。炼制元铁却是用不着中品元石,只需下品元石即可。
紧接着李铁匠一家三口便听到那关的严严实实的铁匠铺中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看不出来,这小子倒是有把子蛮力,不过这可不是有力气就行了,要是不知道窍门,没几下只怕连膀子都要脱臼。”虽然打铁手艺不咋地,但这同行相轻的毛病李铁匠可没拉。
过了半天,李铁匠就坐不住了,来到挂着铁将军的门口转来转去,满脸好奇的模样。
要知道里面打铁的声音这半天可一直都没断,就算是铁打的膀子,也承受不了吧?
“你要是敢偷学我的手艺,十两银子就别想要了。”
门缝里传来一句话,李铁匠就像是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蹦回自己那把破竹椅上又躺了下来。
足足八天八夜,那少年门都没出一下,就算是吃食都是让李铁匠从门缝里给塞进去。
到了第九天早上,李铁匠已经麻木了,正端着早饭过来想要敲门。
“吱呀”一声门开了,把李铁匠吓了一跳。
“李师傅,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月三十。”
“哎呀,明天又得在山主面前演练了,得赶紧回去。”
少年一溜烟走了,只留下一头雾水的李铁匠端着个早饭傻傻愣愣的站在那儿。
喜欢亡灵箭士请大家收藏:()亡灵箭士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