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的文士,除了有不低的文化水平之外还要满足几大要素:
嘴臭、不羁、爱装逼。
公羊派的文士还得具备能打的优点。
廖立除了不能打,其他优点完全具备,刘备一开始也被他的其他要素迷惑,还以为这货是个不能打的虞翻。
可没想到廖立枉称荆襄俊才,除了喷和装逼之外水平本事确实没太惊艳。
之前他弃守长沙,刘备很大度的原谅了他,
这次刘备也准备召唤他做侍中,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廖立又开始作死。
他正好得到了刘禅的《斗帝传》,只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直接把几张纸揉成一团扔在一边。
“如此文章,也敢出来现眼?
世子不学经史,偏去学小说末道,
千载之下岂不是笑我大汉不分良莠,不知好歹,简直可笑。”
刘禅现在已经被刘备正式立为世子,按刘备之前的脾气,早就跳过去揍廖立这个狂士。
好在许靖和法正一左一右拦住,费了好大力气才压住刘备的暴怒,抓紧把廖立撵到巴郡去做太守,别在刘备面前丢人现眼。
按理说,这个处置已经很给廖立面子了。
就算领导儿子的作文太难看,你也不能指名道姓骂他。
之后没被领导捶死,还继续在要地当太守,这种领导已经非常罕见了。
可之前说过,所谓名士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爱装逼。
廖立去了巴郡之后,不仅没有跟许靖法正预期一样稍微消停点,反而还如一只大耗子一样疯狂上蹿下跳,一副自己是忠言逆耳被迫害才被发配到这裏的模样——
这也是东汉文士的标配了。
勇于进谏冒犯上位者,后来被贬斥,正好是趁机养望的好机会(要是被咔嚓就玩脱了),
只要养上几年,上位者施政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到时候这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用忠言,廖立的名声自然又会有进一步的飞跃。
现在廖立听说刘禅到了宜都,马上就要返回益州,更是心情大好——
妙哉。
世子要回益州,一定要走江州,
我一定拦着他拼命进谏,
不唠别的,唠文学方面——
廖立已经想好自己面刺刘禅那本书写的胡扯淡之后刘禅的几种反应。
第一种,自己忠言进谏,刘禅虚心接受,自己耿直的形象见成为一段佳话;
第二种,自己忠言进谏,刘禅不肯接受却不敢反驳,自己耿直的形象见成为一段佳话;
第三种,自己忠言进谏,刘禅勃然大怒贬斥自己,那……
一个小辈居然这么没有容人之量,到时候廖立又可以再用上中下上策死死劝谏,想来日后的史书上廖立也会成为忠直的代名词,万代忠臣的代表。
以后大家说起廖立,再也不会说他是个不会武的虞翻,而会说虞翻是个不算耿直的廖立——
谁让虞翻现在居然毕恭毕敬帮刘禅抄书,简直是名士的耻辱。
廖立还不知道自己的老乡潘濬因为怠慢刘禅遭遇了什么,
他现在心裏美滋滋的,就等着刘禅来送脸过来给自己打。
……
刘禅现在也很后悔,为什么自己手下两大文豪虞翻和邓铜都不在身边。
廖立面对这两人肯定会出于说也说不过,打也打不过的状态,
可现在,他也只能自己招架了。
刘禅的船队向江州挺近,一路上,不少百姓听说刘禅返回益州,都纷纷出迎,在两边朝刘禅顿首行礼。
刘禅的名声经过周群的不断推广,在益州不敢说尽人皆知,但知名度也相当可以。
他带领二百人离开益州,连续取得多次大胜,已经进入当世名将的行列,
他手下的这支益州子弟兵见了这么多老乡,各个也是荣耀非常。
离开益州的时候,他们不过是一群在家中游手好闲的子弟,
运气好能混个小官,运气不好,连小吏也做不得,甚至只能去种地。
现在,他们混的最差的也是军中的军头,在一群老乡面前也肯定能直起腰板,注重乡土情结的巴蜀人编撰蜀中名人,肯定也会有他们的位置。
想想都好爽啊。
这次没带自己手下两大文豪,刘禅面对廖立确实还有点虚。
他心道廖立要是跟潘濬那厮一样缩在家中睡觉,那就装不知道有这个人,直接坐船向西也就是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船刚穿过群山怀抱到达码头,他还没有来得及回忆一下当时大军坐渔船仓皇逃窜的场面,突然听得岸上传来一阵哭声。
不错,是哭声。
刘禅下意识地朝岸上望去,只见一个中年文士一身白衣披头散发坐在江边,手提一支铜酒壶,正一边痛饮一边对酒当歌。
看上去,怕不是出了点什么问题。
“世子,世子听臣一言。”
那个文士缓缓站起来,潇洒地把披散的头发甩到一边,潇洒地道:
“圣人之言不可废,琐屑浅薄之论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