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际足联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很快地从欧洲金球奖中占据着优势,但是欧洲金球奖毕竟历史悠久,他们还是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让人对世界足球先生有更多的认同感。
正所谓有竞争才能有进步,在2004年,“世界足球先生”对评选的规则也做以调整,将国家队主教练投票范围扩大到,各国国家队主教练和队长投票占80%,国际职业球员工会投票占20%。今年“金球奖”也再次在评委身上做文章,从欧洲52家媒体扩大至全球范围的96家媒体,正所谓“倾听”世界的声音。
金球奖不是官方奖项,但它胜在历史更悠久。第一次金球奖于1956年颁给英格兰人马修斯,其诞生时间与欧足联(1954年)、冠军杯(1955年)、欧洲杯(1960年)同步,堪称欧洲足球发展的见证。长时间里,没有任何个人奖项可与之抗衡,英国《世界足球》杂志于1982年创立“世界最佳球员”,由全球球迷选出,但比金球奖逊色不少。
今年,金球奖把候选球员和评委都扩至全球,正式与世界足球先生分庭抗礼。国际足联毕竟是国际足联,每年底召集各界名流搞个“FIFA之夜”,已足以保证先生的影响力。但金球奖总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且能更准确地评估球星们的年度表现,给外界留下了更专业的印象。看看球星们平时的谈话就知道了,在他们表达个人愿望时,多半提到的是金球奖而不是世界足球先生。
在两大“先生评选”互相较劲的过程中,其间共出现了九人十次同年包揽金球和世界足球先生两大奖项的“超级先生”,其中巴西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也看出了两大奖项之间部分的共通之处。譬如1998年的齐达内、2002年的罗纳尔多和2006年的卡纳瓦罗,在世界杯年那些世界冠军队中的球星如果在欧洲效力,只要不是太差那么就很容易大包大揽;而在非世界杯年要想成为“超级先生”,除在俱乐部赛事中有不错的表现外,在世界范围的知名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国际足联于1991年创办了“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评选,开始的评选规则是,由各个会员协会的国家队主教练投票选出前3名人选,但不能选择自己执教的国家队的成员。第一选择的球员可以得5分,第二选择的球员得3分,第三选择的球员得1分,然后根据球员的得票数计算总分。2004年开始,“世界足球先生”的评选改变了规则,改为各国国家队主教练和队长投票占80%,国际职业球员工会占20%。
实际上不难发现尽管近年来两大评奖面愈发趋于重合,但由于评委以及规则细节(如国际足联不允许评委选同国的球员)的不同,当选者为不同人选也时常发生,其中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片争议之声。譬如1991年金球奖颁发给了当季表现优异的帕潘,但世界足球先生却是由马特乌斯当选,显然当年的评委们还“沉浸”在1990年德国称雄意大利世界杯之中。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国家队教练们,毕竟当时传媒业并非如今这样发达,不是每个国家队教练都可以顺利、即时的接受到欧洲联赛的消息,比之金球奖由时时关注和报道赛事的记者投票,显然国家队教练要“业余”得多,尤其是在足球不发达国家尤甚。2003年金球奖得主内德维德在众多足球不发达国家的主帅眼中根本就是“陌生人”,在这种情况下捷克铁人又怎么有可能当选为世界足球先生呢?总体说来,世界足球先生在评选中更倾向于整体的历史竞技水平,金球奖则注重球员的即时竞技状态,这也是两个奖项的些许差别吧。
因为评选规则的不同,所以理论上来说这一次的世界足球先生评选或许会出现一些变化,但是秦天在上个赛季并没有代表英格兰队参加欧洲杯的预选赛,所以相对于在五星巴西中已经稳获核心位置的卡卡,秦天还是不会占据到任何的优势。
说2007年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一次金球奖,但这又何尝不是最年轻的一次世界足球先生?从先生的年龄上恐怕短期内不可能有人超越1997年的罗纳尔多,21岁就成为世界足坛的NO.1是一个奇迹,不过自从1991年开始评选世界足球先生以来,卡卡、秦天、C罗和梅西这样几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基本上包揽前三名的情况还从来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