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晋州心下笑了两声,愁眉苦脸的站了起来,顺手点开戒子,早就准备好的三字经原文跃然而出。
“……戚窦吕,日月星……”看着虚空中的三字经,程晋州的朗读速度直线提升,而且毫无疏漏。
听到一半,程允安的眉头就舒展开来,他按耐着一直到程晋州整篇读完,方才道:“不错,如此下来,待你弱冠之年,就可以正式参加乡试了。”
“我想参加明年的乡试。”程晋州可不想浪费那么多时间在自己用不了的地方,乡试的秀才,终究还是一个古代文凭。说起来,中国式的社会,文凭总是很有用的,而程晋州似乎也始终悠然自得的沉浸于其中。
“能解《诸略》了吗?”上一次,程父也是如此的要求。
程晋州摸摸鼻子,藉着这个动作,轻轻的搓动戒面上的显示。虽然能够存储几乎无限的字节,但图书馆的要求却是在一个页面中,因此,要找当先前存入的东西,反而变的困难起来。
程父微微仰首,稍回想一番道:“‘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何解。”
解文算是很难的问题了,虽然在人们的印象中,乡试考取秀才似乎是艰难无比,但他们学习的内容,实际上也是固定的课本,就好像是中学语文一般,细化到很深入的问题之后,往往让人难以取得高分,而取士却是按照名次来的。故而江南才子虽多,功名总数上并不占优,直到全国范围内的会试之后,才显出优势。
“就是说全天下……”程晋州忙了一天,也就是输入了三字经和《诸略》的部分内容,在戒面稍搜索之后,就回答的很流畅了。
在低端程度的考核上,对记忆的要求往往是高于智力的,乡试的内容,通常更是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无论是否十足标准,但程晋州以之回答,表现出的程度,还是远高于普通秀才。
程允安自然是惊讶非常,再问两三个问题,程晋州也皆以普通结果作答。
几问几答间,颇有些对答如流的感觉。
“回答流于形式,但尚算不错。”接连五个问题之后,程父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以他的经验看来,这种熟悉程度,要去乡试似乎也很有成算了。
想着,他又追问了一句:“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此句出于何典。”
这种问题,顿时问住了程晋州,他没录入的内容,想要搜索都没有门路,支吾两句之后,干脆的道:“不知。”
程允安倒也没有显出失望,片刻沉思后道:“你若是只要一个秀才的功名,明年参加乡试,倒也并非不可。”
“多谢老爹。”程晋州一跃而起,笑的如同吃了鸡蛋的鸵鸟,嘴都被滑错在两边,随之追问了一句:“不管想不想要更高的功名,不都得从秀才开始?”
“专心是最主要的,‘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这是刘刿论战中的语句,科举也是一样,一年不中,苦读三年,六年失望,机会渺茫……”程允安摇头晃脑起来。
程晋州反而放心下来,半眯着眼睛开始揉搓手腕,为之后的抄袭做准备。科举考试可是要有策论的,那种长篇大论,抄起来更加复杂,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票对答就能解决的。
那时候,自然将体现出作弊博士的专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