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风云3(2 / 2)

她没穿方才那件小白洋裙,换了身米色的风衣,双腿纤细好看,纤腰盈盈一握,目光冷漠而锐利,反而有了种他从未见过的魅力和吸引力。</p>

但谢雁没有看他一眼。</p>

常白书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谢雁以前对他的崇拜和追捧不知被她藏哪去了,好像他是个陌生人,看来是真生气。</p>

而她在多国记者面前的那番发言之后,在场的人眼中多少都露出了钦佩和惊艳——受到如此多关注的人,之前明明是恋慕他的!</p>

罢了,先把玛丽安安抚好,谢雁天真单纯,他事后再多抄几首泰戈尔的诗好好哄一下就行。</p>

常白书按下心里的异样波动,加快脚步追着玛丽安跑了出去。</p>

此刻的他还不知道,此后自己连和谢雁多说几句话的资格,都已经没了。</p>

**</p>

谢启凌非要拉着谢雁给家里回封信,说是妹妹脑子里多年来淤积的水终于排掉了,如今算是替谢家争了口气。</p>

谢雁知道他是刀子嘴,这件事报道出去,家里人瞧见了必然会知道她在瑞国受了欺负,这封信也是叫他们放心的。</p>

在信寄到上海之前,先抵达谢北手中的是一份报纸。</p>

——不止华国的报纸,此次参会的十九个国家,有近半的国家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除了利国自己的媒体,静默无声。</p>

有的说,华国虽是新国,但态度出奇强硬,不容小觑。</p>

有的说,面对利国的威逼恐吓,华国人毫不胆怯,此次会议并不一定会失败。</p>

还有的说——会议召开之前,利国就已经针对华国挑起此次非正式冲突,背后隐喻颇深。</p>

但无一例外,这些文章都表明,这场仗都是以华国的胜利为结局。</p>

国内外报纸横飞,瑞国的多边会议也在国际的关注中拉开了序幕。</p>

王春秋被高余南频频叫去开会,谢雁也顺便多了整理资料的工作,她做起工作来细致认真,效率又高,让王春秋对这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刮目相看。</p>

他们组的翻译叫苏自远,今年二十六岁,以前在颠国留过学。</p>

王春秋把他叫到房间训了几句,这件事也就过去了。</p>

次日谢雁才从身边人口中得知,当天苏自远不在这里,是去取一封加急信件,听说是他弟弟从学校发来的。</p>

谢雁没有多问,因为利国对华国的打击,从第一天的会议就开始了。</p>

会议第一天,华国外交部外长从利国国务卿身边走过,友好地伸出了手,但对方直接无视,当着十几个国家的面给了华国一个下马威。</p>

之后利国更是更改演讲日程,和华国外长同天讲话,并且在会上,对华国提议的每一项内容,都进行了反对。</p>

当时的国际报纸,甚至采用了“五大势力的二战”,“没有硝烟的战争”来描述这次会议。</p>

五大国——华国和苏国虽然站在一条战线上,但苏国一向是隔岸观火,偶尔插几句,能不发言就不发言。</p>

利国来势汹汹,颠国和兰西国都是利国的盟友,在会上自然不会替华国说话。利国之下,还有数个小国附和,华国备受孤立。</p>

因为谢雁和玛丽安的冲突事件,利国下了令,要各国记者不许参与华国举办的各项招待活动。</p>

王春秋一犯愁就喜欢揪头发,导致他头顶的头发日益稀少,这几天更是看着门庭冷清的大门频频唉声叹气。</p>

苏自远拿着材料过来翻译的时候,见谢雁坐在他自己的位子上。</p>

那位子靠着窗,窗外就是盛开的烂漫的海桐花。</p>

花影在她的侧脸上浮动,人比花还好看。</p>

苏自远一愣,才反应过来,“你在那边做什么。”</p>

谢雁抬头,见是一年青人,穿着整齐又修身的西装,双目如星,站的挺拔笔直,是苏自远。</p>

“你怎么穿成这样,”</p>

她从桌上抽出一个不厚的簿子,像是随口问的。</p>

“一会和王老师去见高副组长,”</p>

苏自远的座位在这里的确是好,靠窗,自然的天光从低矮的窗台打进来来,舒服,所以谢雁也就坐在了这儿。</p>

“正好,”</p>

她伸手,把簿子递向苏自远,“把这个交给高副组长。”</p>

“这是什么,”</p>

苏自远打开翻了几页,见是各国媒体的报纸集合——关于玛丽安事件的报道,被谢雁裁剪下来,做了标记,是哪国哪家媒体,什么影响力,并进行了翻译。</p>

但这件事分明已经过去了,现在即便没有利国的干涉,记者也不愿意来华国的住所,没什么新闻。</p>

但记者不来,他们只能写会上华国如何受到攻击和所处的弱势,这也是使团最近最发愁的事。</p>

谢雁笑着答,“这是能让你的王老师保住头发的好东西。”</p>

苏自远:就这?</p>

多日后,看着挤破头,想尽办法,拉关系也要过来采访的记者们,他的内心也是这个问题。</p>

就靠这??</p>

※※※※※※※※※※※※※※※※※※※※</p>

大家给王老师多点爱国币买顶假发吧(不是</p>

ps我希望每个看文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而不是被一些评论带了节奏,之前一直没管,但有些评论的确太过分了,我自然也要讲一下自己的观点,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如果不想影响看文的心情,可以跳过~</p>

1本剧情发生在非正式场合,对方挑衅是私人行为,情况紧急,女主是借机解释清楚事情真相,正式场合涉及到工作时,肯定不会这样翻译。文中剧情虚拟了一个紧急突发事件,情况一是事态紧急,二是女主行为本质是为了抓紧第一时间来澄清真相。在紧急的非正式场合,运用一些方法避免被污蔑是合理的,正常的评论和建议我接受,但是刻意将剧情的性质变质之后引到其他逻辑上,我个人认为有些奇怪,难道真相不重要,被污蔑不重要,所谓“正式工作场合乱翻译”这样根本不是这段剧情要表达的意思才是重要的?这段不是正式工作场合,也不是正式的翻译场合,只是私人之间的交流。我不知道刻意这样理解这段剧情的人是什么用心。</p>

2女主来这里和一些开局设定是不合理的,前面在文中评论区已经说了,比如“出去都是精英,这还能让人欺负了”,我已经吐槽过的不劳烦再搬运到评论区又恶评一遍。且文中设定,当时人才很少,甚至是急缺外交人才,很多驻外的人才都不够,还是去抽调的将/军驻外,那些打仗的将军,各个都懂当地的语言吗?王春秋设定是会俄文,不会英文,这点如有读者觉得不合理,希望看清楚在杠。</p>

3针对一些说国家当时不强大,态度不应该那么强硬的评论,我无法赞同,并且充满疑问,如果是态度不应该强硬,那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呢?</p>

4人无完人,成绩好的人不一定就对人和善,也不一定对人不和善,每个人在处理事情上也不一定件件就能做到完美,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有好工作,成绩优异的人就一定完美,面对突发事件每个人表现也必须完美,不完美就是崩人设,这又是什么道理呢</p>

5这部小说聚焦的就是某个角度,某些事件,某种情绪,自然会花大量的笔墨在上面,精神如果都跪了,还谈什么站着的脊梁。如果这是本谈感情的言情小说,男女主约个会可以写一章情感的变化,那是不是就是不合理的恋爱呢?换了个题材,为什么因为笔墨着重在这种爱国的情绪上,就要被攻击虚假呢?</p>

6我一向是觉得我的读者都非常棒,温暖,宽容,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且热爱我们的国家的,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大家不会因为某些东西不在自己的人生认知范围内,或者不被自己喜欢,就发恶评,就写文里不存在的剧情去引导节奏,或是打着爱国的旗号扼杀爱国,或是打着理中客的名义去打击爱国精神,若真的出现了这样的评论,我也认为,背后的人有可能是被带节奏了,也有可能并不是单纯的读者,当然,他们自己本身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p>

为什么写这本,是因为看到近来的一些视频,常会看到流泪,因此动笔想把我的情绪传递给每个人。</p>

小说必然会有艺术加工,有创作聚焦点,有的人觉得小说夸张,不知道现实更夸张,刚开始这本的评论区都很正常,有读者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批评,都是我这个新手可以学习和采纳的,也有读者留言鼓励的,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态度,是真诚而包容的。</p>

因此,我也在努力地把我想表达的故事,表达给大家。</p>

然而,当这些故事被更多的人看到之后,一些打着理智、合理、爱国——其实并不理智、合理——甚至和剧情完全相左的评论常常出现,且都是在免费章第一章,或者前两三章,第一章有什么呢,第一章只有一个女主被人推了,咖啡撒了的剧情,这样的剧情,也有人歪曲成“女主刻意撒咖啡去泼玛丽安”,并且以此攻击女主,那么,到底这些评论,不惜歪曲剧情的评论,到底实际上维护的是什么,攻击的是什么呢。</p>

当有一个人指着远处的山羊说,全世界的山羊都是黑色的,后来者也极其容易赞同他的观点,但凡他们走过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山羊的另一面,是白色的,又或者,其实只有这个地方的山羊是黑色。</p>

最后,我希望每个看文的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也能分得清,每条带着观点输出的评论背后,那个人真正想灌输给你的是什么东西。</p>

我接受一切的建议、批评和讨论,但是无法接受被扭曲剧情之后带节奏的言论。</p>

如果因为表达热爱国家的这种情绪表达,而被歪曲剧情后不断攻击,那我还是会继续写下去。</p>

毕竟在其他地方,千千万万个同样热爱国家的人,受到的攻击不比我少,而他们都坚持下来了。</p>

谢谢大家看到这里,再次鞠躬!</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