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国家级人才(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7月3日。

经过两天的时间,笔试结束,接下来就是实战测验。

实战测验显然要比笔试组织起来要麻烦很多,方方面面都要安排到位,不像笔试那样,安排学生进入考场,然后发几张卷子也就是了。

实战检测在场地安排上就需要花费一番心思,在这个检测过程当中,如何保证学生安全,如何做好记录,正确评分。

这些都需要经过方方面面的考量。

对于永淮市的媒体来说,实战才是重头戏,因为在学生进行实战测验的过程当中,他们是可以全程转播的。

笔试再受关注,也不可能比得上实战。

笔试在考试的过程当中是全程封闭的,不允许记者进入,不允许拍摄,想要采访只能在进场和退场的时候。

这些限制太大了。

更何况笔试内容是什么观众也看不到,不能感同身受。

但是实战不同。

实战有着各种各样的测验项目,听说在最后一天还会安排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战、比斗。

这些都可以全程转播。

以前的高考实战检测还没有受到这么大的关注,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个全国的盛事。

这个过程当中,甚至外国的一些媒体、情报部门都会投入一些人员来进行关注记录。

高考生的实力当然不算太强,但是他们都是国家未来的人才,在高考中表现突出的,肯定会被重点关注。

说不定这些人当中就会出一个镇国强者、名人堂式的人物。

这有点像千年以前的奥运会,是国家展现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经过千年时间的发展,科技进步,研制出营养液之类的东西,各种各样的修炼功法流传,现在的学生都能举起几百公斤的重物,奔跑起来可以追赶汽车,比以前的奥运选手还要强。

不过千年前的奥运选手在当时是全国最顶尖的一批人,而现在的高考生,在未来虽然有可能成为国家栋梁,但是此刻在真正的强者眼里还不算什么。

现在的高考生能有着比奥运选手还强的实力,也是时代进步使然而已。

这是时代洪流最可怕的地方,那不是一两个人的崛起,而是整体的强盛。

永淮高中校内大操场上,诸多学生集结,排列的整整齐齐,严整程度虽然比不上军阵,但也相差不远。

三四十个外地抽调的考官,还有十几个主考官,正在现场做各种仪器场地方面的安排,永淮高中校方人员也在帮忙协调工作。

这个操场极其广阔,被划分成十几个场地,一台台举重仪器和测速仪器被运过来,放在场地当中。

就在这时,操场四周高台上的校领导同时起身,望着一个方向。

陈谋注意到这个细节,心中一动,估计有大人物出场了,不然这些校领导不会是这番姿态。

果然,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从下方的楼梯缓缓走到高台之上,在他身后,头发花白的胡校长与另一位中年人紧紧跟随。

那位中年人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是陈谋却见过几次,是永淮市教育部门的一个大领导,姓王,还曾经给陈谋颁过奖。

在以前,这个王大领导都是站在最显眼的位置,众人环绕,但是此刻却只能跟在前方中年男子的身后,气场被完全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