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翰一个人的出现,带动了整个科幻产业的发展,他拍过华语科幻电影,写过科幻小说,自己也把翻译版小说推广到世界上面,现在更是直接跟好莱坞大厂牌合作,开发众多版权。
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是中国科幻产业的巨大进步,他负责在前面开疆扩土,帮助科幻作家们获得更多的关注。
这个时期的科幻作家只是在科幻圈子裏面有知名度,在科幻之外,或许只是知道他的名字或者作品,就如同一些人知道《火星救援》要拍摄成为电影了,他们却连原着都没有看过。
科幻文学创作一直维持在一个既有的水平而看不到突破性的作品水准上,科幻理论相对还需要完善和更新、科幻作家和科幻相关活动组织者还处在圈内交流和合作的阶段,科幻读者群常年处于小众的地位,相比其他读者群体的活跃度跟影响力都较小。
总而言之,科幻还没有成为一种现象。
林翰这个从异界而来的灵魂横空出世之后,“神作”的光环就一直笼罩在他的身上,简单来说看网上的评价跟销售就能说明问题。
从短篇小说倒长篇小说,林翰作品最低评分就是8.5分,来自《人造美人》,最高9.2分来自《乡村教师》跟《我,机器人》,其余《火星救援》8.8,《侏罗纪公园》8.8,《流浪地球》9.1,甩开国内外大多数科幻作品几个身位。
销量自然更不必说,科幻风潮就像是台风一般刮过来,国内都是百万起步,国外更是登上最有名的纽约时代销售榜前十,是少数几位可以在国际上销售的作家。
更何况现在《侏罗纪公园》第一部即将上市,那些外国科幻读者们已经嗷嗷待哺,只等发售之后就去抢购。
这大概是科幻界多年以来少有的盛况,国内有一批新晋的科幻读者,他们此前并没有读过科幻小说,启蒙读物一上来就是《我,机器人》、《火星救援》跟《侏罗纪公园》,然后趁着林翰左手拿着雨果奖右手拿着销售榜的时候,便藉着鸡血的势头嚷嚷着崛起、封神什么的,等到他们再一深入接触到其余国内外的科幻作品时,却开始给林翰招黑起来。
短短半年时间过去,中国科幻就从冷清到现在的热闹,科幻相关的出版物明显增加不少,但浮躁而饥渴的氛围却在悄然升起。
一部分年轻科幻作家借此扩大了知名度,科幻题材的作品出版不在局限于科幻世界等传统杂志为渠道和出版方,这帮助科幻作品为更多受众所接受打开局面。
随着林翰开发小说的广播剧版权、电影版权、有声读物等周边,一部分老科幻迷却有些坐不住了,他们觉得这是在过度消费。
但网剧、手游、页游、话剧都还没有开始,周边手办也没有动,这都让资本家、投机者看到了商机,想要一拥而上。
各种盲目的乐观让他们忽视了事实,中国科幻的繁华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多,大多数时候都是依靠林翰撑起来的!
一个新时代需要人去开拓,这也是林翰一直以来的目的,他用地球上的作品来繁荣这个世界的科幻作品。
别人的猜测并没有让林翰有什么不安,他已经做到了自己的工作,带头作用现出来了,现在只缺少后面人跟上来。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开拓者也注定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