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走向农耕(1 / 2)

我成了天灾主宰 野亮 1222 字 2022-12-1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农业、畜牧、制陶、挖矿、弓箭,是一个文明最基本的五项科技,没有这五项科技,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不大。而一旦解锁这五项科技,人类就真正成为万物之灵,凌驾于百万生命之上。

陈枫当然不会指望他们一次性把这五个科技学全,他打算先从先从种田开始。

农业几乎是所有农耕文明的起点,或者更极端地说,是所有能实现科技进步的文明的起点。

游牧文明靠放牧是无法建立起现代的文明体系的,居无定所的社会形态,导致难以形成技术积累,不靠掠夺、贸易或者征服,他们永远也无法实现技术进步。

所以游牧文明的性格,大多剽悍而残暴,缺乏商业文明的变通和农耕文明的朴实,不是搞研究的好材料。

望月他们这种丛林中的智人部落,因为地理条件实在太差,科技树很容易点歪,靠自身发展,最好也就是阿兹特克那一水了。

阿兹特克也是个奇葩文明,又是人牲祭祀这种黑暗恐怖的神权统治,在对抗外来者时又缺乏韧性,西班牙人来了一推就倒,在对抗侵略的表现上还不如北边的印第安游牧民。

他可不想智人部落变成那样。

陈枫第一个传授智人部落种田技术,就是为了先把他们文明的个性给定下来,让他们在劳动中形成勤劳朴实的文化,这样以后进入古典时期会快一些,也比较容易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海岛这种丛林遍布的地区,会形成刀耕火种的农业形态。

所谓刀耕火种,就是用先将丛林中的树木砍倒,然后一把火烧掉,在空地上种养粮食,燃烧形成的草木灰可以提供肥料。

只不过,因为这种种植方式很粗放,再加上雨林气候多雨水大力冲刷,田地的肥力流失很快,往往一块地种上一年,土壤肥力就消耗殆尽了,就得另外找一块地重新开始,堪称农业中的“游牧”,打农业游击战。

如果是刀耕火种的话,那让智人部落种地就没意义了,陈枫绝对不会容许他们使用刀耕火种。

他给智人部落挑的领地濒临河流,只要进行合理的规划,精心打理,并且实行轮耕轮作,土壤的肥力能得到很好的保持,一块地至少可以种几年甚至十年。

等到智人部落发展起来,还可以种植香蕉、咖啡豆,如果找到水热条件好的地块,还可以种植甘蔗。

更何况,智人部落的领地旁有一处野生水稻,这说明种植水稻是完全可行的,说不定还能发展出占城稻那种优良品种。

如果土壤的肥力实在难以保持,陈枫不介意划出一个地块,兴建孢子农场,让智人部落采伐植物给农场提供养料,他则开放孢子的收割权给他们。

很快,一个关于种田的五年计划,初步在陈枫脑中形成了。

他首先将改造农田、种植作物的知识传授给了望月。望月现在对主宰已经是言听计从,不管主宰说什么,他只管记下来就好了。

接下来五天时间,望月一直跟从主宰学习农业知识,而在这五天内,智人部落也脱离了濒临灭亡的局面。

在望月的“指引”下,他们收割野生水稻,并且发现了稻米这种新食物。使用投石索后,周围的禽类和小型兽类都遭了殃,狩猎队伍收获颇丰。

望月又以“神灵托梦”的名义,带着一些族人,在领地河流的附近进行开垦整地,将挑选过的水稻种子撒入地里育苗,又将烧过的草木灰盖到这块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