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所以...上驷院又是个啥?”
“啥也不是”
曹七七无语。
“好了好了,都跑偏了,这和慕陵有半毛线关系吗?”
“木有半毛钱关系,有直接关系”
“我们想知道”
“我们不要当二百五”
“你既然说了就要负责”
“对,小萝莉你不能始乱终弃”
曹七七:.........
为毛你们说话的口吻跟个怨妇似的,感觉好像我是个始乱终弃抛夫弃子的人。
“行吧,既然你们知道,那我就和你们数到说到,不过说完咱们继续干正事”
“you-see-see-you,磨磨唧唧”
“就是,赶紧的”
曹七七:......
真是给你们脸了。
“在清朝,有五府六部、七司三院之说”
五府:宗人府、顺天府、詹事府、提督府、内务府。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兵部、刑部。
七司:广储司、会计司、掌仪司、督虞司、慎刑司、营造司、庆丰司。
三院:上驷院、武备院、奉表院。”
“七司三院为清内务府所属”
所谓,七司:
广储司:下设银、皮、瓷、缎、衣、茶六库,掌其出纳。
会计司:初名内官监
主管庄地赋税,掌关防处,俗称关防衙门,也叫“掌关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和“内管领处”。
掌仪司:
初名钟鼓司,顺治十三年(1656)改礼仪监,十七年改礼仪院,康熙十六年(1677)改掌仪司,清末避溥仪讳,改掌礼司。
掌内庭祭祀礼仪乐舞,兼稽太监品级、果园赋税。
督虞司:
初名尚膳监,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采捕衙门,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都虞司。
掌上三旗武职官员铨选任用、官兵俸饷考核及打牲(打猎)、捕鱼等事。
慎刑司:
初名尚方司,顺治十二年(1655)改尚方院。康熙十六年(1677)改慎刑司。清代内务府七司之第五司。
掌上三旗刑名。
凡审拟罪案,皆依刑部律例,情节重大者移咨三法司会审定案。太监刑罚,以慎刑司处断为主。
营造司:
初名惜薪司,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内工部,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营造司。
下设木、铁、房、器、薪、炭、圆明园薪炭七库与铁、漆、炮三作。
掌宫廷缮修。
庆丰司:
庆丰司:
掌牛羊群牧及口外牧场孳息之事。
所谓:三院。
上驷院:掌管宫内所用之马。
奉宸苑:管理园囿、河道。
武备院:掌官廷所用兵器、鞍辔、甲胄、被具等。
首先说:上驷院。
上驷院又称御马监。
这是知识点,敲黑板了哦,以后要考。
清代上驷院渊源于明代二十四衙门中的御马监,清初设御马监,后又改称为阿敦衙门(“阿敦”满语,汉义为“马群”、“牧群”)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改称上驷院。
“至于,明代二十四衙门,别问,问就是窝布吉岛”
曹七七直接堵死了水友们的话题,自顾自的说道:
顺治十年六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以内务府事务繁多、须分设机构办理为由,下令创立十三衙门。这十三个衙门,即是从明代二十四衙门演化而来的。十三衙门中的御马监,便是上驷院的前身。
“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根据《优待皇室条件》,内务府仍继续保留,一直延续到民国十三年(1924)直奉战争期间,清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宜,为宫廷服务的内务府及其下属机构上驷院,随之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在清代,
凡皇帝、后妃、皇子等出入,上驷院都供备马匹。
选供皇帝乘骑的马匹叫“虞马”,供“御马”之选的叫“内马”。
职责编制上:
上驷院由皇帝特派兼管大臣管理,无定员。另设上驷院卿二人(正三品),由内侍卫及内务府司官兼任。
其内部机构,设上驷院堂及左司、右司。院堂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委署主事一人,笔帖式八人。
院堂郎中、员外郎负责拣选、补放官员,挑选随侍御马,稽察京城内外马驼牧养情况及院堂官员所用钱粮、笔墨纸张,议奏赏罚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