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玉带棂星(1 / 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盗墓被直播了 ”查找最新章节!

“据史料记载,官服补子的根源要追溯到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

元代时期,一些服饰的前胸后背处织有方形的装饰图案,其在服饰史上被称之为“胸背”;

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

明朝朱元璋时期,吸收唐代绣袍的内容和形式,并将绣袍上的图案改为缀于袍服上的补子。

到了清朝,改令易服。

虽然强制推行满族服饰,但仍保留了一部分汉族服饰的精华。虽仍承袭明朝服制的补子形式,但不再像明代将补子绣于常服之上,而是缀于补服之上。

“清朝的补子文官图案沿用了明朝旧制,武官的补子略有改动”

曹七七手一挥,变戏法一样,凌空变换图案,众人看的都麻木了。

清朝文官补图:

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授予纹仙鹤纹补子;

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授予锦鸡纹补子;

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授予孔雀纹补子;

四品中宪大夫、朝议大夫,授予云雁纹补子;

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授予白鹇纹补子;

六品承德郎、儒林郎,授予鹭鸶纹补子;

七品文林郎、征仕郎,授予鸂鶒纹补子;

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授予鹌鹑纹补子;

九品登佐郎,授予练雀纹补子;

没有品的授予黄鹂纹补子。

武官补图:

一品麒麟,

二品狮,

三品豹,

四品虎,

五品熊,

六品彪,

七品、八品犀牛,

九品海马。

“总而言之:补子作为身份、等级的标志”

“那中间那条垂下来的长长的带子是什么?”

随着弹幕,曹七七将镜头对准文官石像从腰间正中央垂下的长长的带子:

“这叫——蔽膝”

曹七七反手调出了一张汉服,着重放大了汉服身前那一块长方形布料:

“蔽膝,属于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

此外,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

江淮之间谓之棉,自关东西谓之蔽膝。

《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 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秦代时废除,代以佩绶制度。不过,蔽膝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存在于后世的祭服、甚至朝服中。

通常情况下,

蔽膝稍窄,用在衣裳制礼服上要求与帷裳下缘齐平。不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带上作为一种装饰,可以用锦,也可皮革制成。

“感觉古人穿衣服好麻烦的样子”

“呵呵,那不是一般的麻烦好吗?古代官员的衣服一个人一般穿不了”

“乌纱帽是梁冠吗?”

有人诧异道。

“不是”

曹七七给予了否定:

“梁冠是朝服”

“乌纱帽是常服”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官员平日里在本署衙门办理公务所穿的常服。

明代官员常服的规制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

洪武二十三年,指定文武官员常服的长度:文官,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洪武二十四年,再制定品冠补子纹样,又规定品官常服的衣料,只能用杂色贮丝、绫罗、采绣。官吏衣服及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也不许织绣龙凤纹样,如有违犯禁令者,罪及染织工人。

颜色等级如下:

一品:绯袍;

二品:绯袍;

三品:绯袍;

四品:绯袍;

五品:青袍;

六品:青袍;

七品:青袍;

八品:绿袍;

九品:绿袍;

未入品:绿袍;

除此之外,其所佩戴的腰间束带装饰也不同。

曹七七话锋一转:

“古代官员的腰带,也叫玉带板”

所谓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这种装饰革带用的玉制品,称为“带銙(kuǎ,音垮)”,俗称玉带板。

早期的玉带是一种蹀躞(diéxiè音碟谢)带,即革带上面缀玉的同时又缀有许多勾环之类,用以钩挂小型器具或佩饰等物。蹀躞带只有一根鞓(ting,音厅),一付带扣,不用铊(tā,音它)尾。

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隋唐时期玉带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唐宋时期玉带就已经盛行。

玉带板,总共13块到26块不等,材质及数量依据等级不同,都有严格规定。根据记载所知,明代时玉带仅限于皇帝、藩王及建立功勋受封的公、侯、伯、驸马及夫人使用。

“明制,革带前合口处曰三台,左右排3圆桃。排方左右曰鱼尾(铊尾),有辅弼2小方。后7枚,前大小13枚。”这是臣僚所用的玉带,总共20銙。皇帝玉带为24銙。”

玉带装饰用料等级:

一品:玉;

二品:犀;

三品:金花;

四品:素花;

五品:银、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