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求点票票)(1 / 2)

纪纲匆匆离去,随后徐景昌的池塘旁边,又出来一个人,他一把抓起鱼竿,甩进了池塘。

“钓饵下了这么多,如果上不来大鱼,可不好交代啊!”

徐景昌微微一笑,“少师,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你还有什么担心的。放心吧,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朝臣们就不会甘心裁员的,你要知道,不是谁都跟我一样淡泊名利,视官位如粪土的。”

姚广孝被气得哼了一手,手上的鱼竿差点扔出去。

“小子,你不要觉得谁都眼瞎耳聋。伱虽然退下来了,可解缙对你恭恭敬敬,唯命是从,你依旧能插手通政司的事情。而且你和蹇义、夏原吉等人也能说得上话。又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子,还是当朝勋贵……往后朝廷有什么事情,各方有什么争端,你都能居中调停。老衲都有点羡慕了,你可比我人缘好多了。这些日子,除了太子殿下偶尔去看看我,老衲也只能来你这儿坐坐了。”

徐景昌脸上含笑,姚广孝倒是没说假话,他这种黑衣宰相天生和文官体系格格不入,加上他身份太高,地位太特殊,就算想亲近的人,都不敢登门。

唯独徐景昌这种混不吝的年轻人,才能跟老和尚谈笑风生。

“来我这里,就足以让少师安心了。现在文官们大刀阔斧,不断向前,他们已经有了足够勇气,挑战宗室是必然的。”

姚广孝绷着脸,凝重道:“有些事情,诸如整顿财税,肃清吏治,是能写入军令状,让六部九卿奋力做到的。可有些事情,确实没法摆在明面上……这里面就有削藩!”

没错,朱允炆削藩,到了朱棣这里,也一样要削藩。

朱棣靠着靖难上位,自然不能让别人复制他的成功。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朱元璋在位,所有藩王都是他的亲儿子,父子至亲,无话可说。

到了朱棣这里,他和藩王之间就是亲兄弟为主,所谓亲兄弟明算账,情分还在,却不那么牢靠了。

假如朱高炽继位,他要面对的就是自己的叔叔,还有一些几乎没怎么打过交道,天各一方的堂弟……天子和藩王之间,随着一代代的传承,彼此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亲情越发淡薄。

老朱能容忍儿子们吃喝不愁,为所欲为,朱棣就要对兄弟们严加约束了。

这完全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朱棣见宁王栽了,就打算以宁王为突破口,整顿宗室。

徐景昌嗅到了朱棣的心思,削藩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如果一个操作不当,再弄出靖难之役,哪怕出师未捷,也是后患无穷,晁错主张削藩,却赔上了性命,也不过是西汉的事情,区区一千多年而已。

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当察觉有人要搞他的时候,徐景昌乐颠颠放弃了通政使的位置……这回就算有什么削藩的提议,也不用我提出了。

朱棣还不想放过徐景昌,所以他把至关重要的锦衣卫拿了出来,未尝不想借助徐景昌的刀,完成自己的目标。

而徐景昌意识到锦衣卫注定是背黑锅的,很难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他把名单主动交给兵部,让文臣掌控部分锦衣卫,就算以后要骂锦衣卫,也会手下留情的……这一手甚至连朱棣都没有想到。

竟然主动削减自己手里的权柄,不愧是你!

徐景昌他到底不是纪纲那种亡命徒,更不需要对天子唯命是从,百依百顺。

毕竟他的地位和权力,不全是朱棣给的。

朱棣眼瞧着自己手上的利刃要生锈了,自然恼怒,所以才会对群臣开刀,逼迫裁撤冗员……反正他有这个实力,不听话就掀桌子。

回顾过去几个月的较量,姚广孝看得很清楚。

朱棣在保证朝政正常运行,增加税收之外,就在琢磨着如何削藩……不然宁王被劫持,他也就不会来的那么凑巧了。

朱棣本想着借税收,充实国库的名义,整顿商贾,追查欠税……如果是藩王经商,自然也在其中。

只不过这一刀没有砍出去,就被徐景昌和夏原吉等人联手阻止了。

但朱棣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他一直在寻找机会。

直到他发现锦衣卫和户部互相庇护,想要逃过责罚,朱棣勃然大怒,向着朝臣发出雷霆一击。

不管怎么样,朕要你们削减冗员,节省开支。

到底该怎么选,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强如朱棣,没法左右一切,睿智如姚广孝,也没法算无遗策。

不管是徐景昌,还是那些九卿重臣,也都有自己的心思打算,遇上了不想做的事情,也会想尽办法推脱出去。

这事情有趣就在于各方博弈到了最后,依旧要面对削藩这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