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2 / 2)

但是换成了解缙,这位悲哀发现,权势又退回去了,甚至还不如从前了。

六部尚书全都排挤他,旬会他主持不了,征税的权力又都被户部夺走,加上六科廊也不听号令。

解缙除了能跑跑腿,送送奏疏,就没有别的权力了。

说到底,还是资历太低,没人服气。

倘若自己主导了这一次增加俸禄,把事情办得漂亮,百官归心,不说达到徐景昌的高度,至少能和六部尚书掰手腕,获得大九卿该有的地位。

天赐良机就在眼前,岂能坐失良机!

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拼了!

双方迅速达成了一致,解缙告辞,前去准备。

他这个通政使,能不能一飞冲天,就看这一次了。

因此解缙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精力,他首先去拜会了杨溥和黄淮,作为内阁之中,尚存的两位成员,解缙跟他们彼此交心,深谈了一次。

杨溥叹道:“要说起来,我们也都是翰林出身,仰赖天子垂青,入阁之后,才有了一处房产,津贴虽好,但毕竟是官位越高,拿的越多。就拿现在的津贴来说,六部尚书能拿一百八十两,可到了七八品的六科给事中,折成银子,一个月还不到一两,聊胜于无罢了。”

黄淮突然道:“既然这么说,还是给房产划算!”

解缙听完了他们的意见,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既然六科拿的少,这一次就给科道言官一些好处,把他们拉过来!这也是咱们内阁的功劳。”

咱们,内阁!

两位阁臣迅速领会了解缙的意思,没错,是咱们自己人!

内阁决定共同进退,就在双方紧锣密鼓,做着最后部署的时候,时间到了八月底。

这天夜里,皓月当空,一颗赤色大星,宛如鸡卵,划过应天上空,由北至南,看到的军民百姓,不计其数。

天象变化,对于奉天靖难的朱棣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因此翻开永乐实录,隔三差五,就有星象记载,仿佛是老天爷在鼓励自己的儿子一般。

出现大星划破天空,很快就有种种传言,其中最广泛的就是月落星沉,不宜动土。

也就是说,大星落处,不能大兴土木,而这块地方,正是应天城南,聚宝门外。

消息传到了宫里,就连朱棣都被惊动了,他立刻降旨,要求朝臣悉数进宫,同时传旨钦天监,询问情况。

“回陛下的话,臣以为此乃是上天示警,南方秉承火德,我大明正是以火而兴……如果大兴土木,难免坏了国运,还望陛下明察。”

朱棣绷着脸,对于天象之说,他并不相信,可是为了奉天靖难的合法性,他又不能不注意,因此就形成了十分别扭的局面,不能不信,不可不信。

朱棣目光巡视群臣,诸位大人基本都是低头不语,不敢随便开口。

“蹇尚书,你怎么看?”

朱棣最后看向了蹇义。

蹇义身为百官之首,不由得浑身一震,随后道:“陛下,臣不敢妄议天象,只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可否宽限些时日,细细查之,然后再做决断?”

蹇天官施展了拖字诀。

朱棣不置可否,又不断看向其他人,他的目光在徐景昌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发现徐景昌无动于衷,然后又看向了其他人。

金殿上死一般的沉寂,此时此刻,解缙只觉得一股气劲儿,正在向后运行,他有种憋不住的冲动。

此时站出来,就是和六部尚书作对,就是代表自己这个通政使,真正自立门户,从此叫板六部,成为朝堂上的一股势力。

当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那些资历深厚,手段强悍的重臣,不会放过自己的,从此之后,明刀暗箭,层出不穷。

该怎么选择,还真是不容易!

正在此刻,朱棣开口了,“大家伙还有没有别的看法,都同意蹇天官的意思吗?”

就在这个瞬间,解缙突然向前一步,“启奏陛下,臣以为蹇尚书所言极是,靖难四年间,曾有逆臣谏言,在城南胡乱动工,破坏风水……臣以为此番天象,正是提醒陛下,要重新梳理,清理乱七八糟的屋舍宅邸,新建街区住宅,安民生,靖天下!”

解缙刚刚说完,朝堂上所有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个东西造反了!

(本章完)(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a href="https://www.longtanshuw.net/">www.longtan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