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杀人(1 / 2)

朱棣心情极好,他也觉得小姨子成天在庙里不是个事,奈何他也没有好办法,现在眼见能幡然悔悟,自然没的说。

而且他也知道徐景昌和黄家姑娘的事情,自然而然,同意这一门亲事。

如此算来,徐家确实是双喜临门,值得好好庆祝一番。

可就在朱棣大喜的时候,太监侯显匆匆赶来,在朱棣耳边低语了两声,朱棣脸色骤然而变,怒火直线飙升。

徐皇后也看出来了,“陛下以国事为重,赶快回宫吧。”

朱棣面色深沉,哼道:“天还塌不了,朕倒要看看,他们怎么说!”

朱棣的态度让徐景昌大吃一惊,他这些日子忙活自己的事情,又想方设法,把小姑从庙里弄出来,不免有些疏忽。

但是徐景昌很清楚,朝廷的消息,都是只有在必须让天子知道的时候,才会告诉朱棣……像什么清理土地,海关贸易,赈济灾民,官吏贪墨……这一类的寻常事情,不是通政司先知道,就是他的锦衣卫先了解情报,绝然不会出现朱棣知道了,他们不知道的情况。

唯一朱棣能提前得到消息的,那就是军情,而且还是北平的军情……毕竟那是朱棣经营了多少年的老巢,铁板一块,水泼不进,甚至连锦衣卫都不行。

而北平那边出事,无非两种,一是鞑虏入寇,二是清查军户出了事情。

有鞑虏入寇吗?

还没有入秋,必须等到秋风起,草叶黄,战马膘肥体壮才好南下,而且眼下大明兵势正盛,蒙古人绝对不敢轻易南下。

即便南下,锦衣卫的那些细作也会提前把消息送给自己。

所以现在看来,唯一的可能就是内部出了事情……周是修!

他上奏朱棣,言说九边军户逃亡严重,需要清查军屯,维护军户体制。朱棣恩准,还派遣他当然了平章院参议。

算起来时间,也有些日子了。

莫非是他弄出了事情?

仅仅从朱棣的表现,徐景昌就分析出这么多东西,不得不说,着实功力惊人。

这一顿饭吃得远远算不上好,朱棣几次想缓解下尴尬的气氛,话到了舌尖儿,就是说不出来,只剩下重重叹息。

徐景昌几次思量,隐隐的,猜测到了事情真相,他也不好多说。

总而言之,匆匆结束,朱棣返回了宫里。

他刚走不久,徐景昌就接到了一份密信,是李景隆发来的。

“周是修死了。”

只是这一句,不需要更多,就验证了徐景昌的判断,随后他脸色骤变,一阵无语。

到底是出了大事,北平这帮人,真是太大胆了。

以为远离京城,就敢胡作非为,钦差都杀,你们要造反啊!

至于周是修,此人也算是干吏,翰林出身,和解缙等人一般,只是因为被视作建文一党,蹉跎两年,好容易恢复了身份,急着要立功,就拿九边开刀。

没想到却是出师未捷。

他是挂着平章院参议身份去的北平,结果却死在了北平!

“这是在打我的脸啊!”

徐景昌咬了咬牙,怒不可遏。

但是令人讶异的是,徐景昌也没有任何主动反应,甚至没有下令去查什么。

可谁都知道,越是沉默,爆发起来就越是恐怖。

事情到了第三天,终于按不住了。

这一天的武英殿议政,兵部尚书刘儁不得不站出来,“启奏陛下,根据北平都司的急报,平章院参议周是修在喜峰口巡视,遭逢蒙古骑兵突袭,不幸以身殉国……臣恳请陛下,厚赏忠良,以慰人心。”

他说完之后,躬着身躯,腰都要折了,整个武英殿,死一般沉寂,一句话都没有,甚至听不到呼吸的声音。

如此可怕的寂静,让刘儁额头冒汗,就在他快要承受不住的时候,朱棣才幽幽道:“周是修是去清查九边军户逃亡,恢复军屯的。”

天子只说到这里,可群臣谁听不懂啊,天子压根不信!

别跟我扯淡,以为我是傻子吗!

周是修肩负使命,又是钦差,就算他以身犯险,下面的人也要保护周全……而且那是北平!

居然还有鞑子能刺杀朝廷钦差,简直荒唐!

朕不是要厚赏周是修,朕要杀人!

此时大理寺吕震突然站出来,他是朱高炽的人马,荣升大理寺卿,三法司正堂之一,真是为了今日。

“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颇多蹊跷,应该派遣钦差,严查到底,倘若有隐情,务必替忠良伸冤,让奸佞无所遁形。”

朱棣没有直接答应,又看了看其他人。

此刻徐景昌突然站出来,“启奏陛下,臣想去北平走一趟。”

群臣听到这话,无不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