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所的大小非有三年限售期,也就是企业上市之后的三年内属于限售期,大小非想要从二级市场减持股票需要等到上市三年过后。
方鸿缓缓地说道:“关于大非的减持规定,在三年限售期过后,第一年减持不得超过其总持股的20%,第二年减持不得超过剩余持股的15%,第三年减持不得超过剩余持股的10%,第四年减持不得超过剩余持股的5%,直到第五年以后才可以自由减持。”
这样的规定调整,等于是一家上市公司老总想要减持首先要等待三年限售期过,之后的四年里都有减持限制,直到第五年同时也是该企业上市的第八年才可以自由减持。
例如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是1000万股,有一位大股东持有10%的股权,即100万股,第一年减持最多只能是他持股的20%,也就是最多减持20万股。第二年在剩余80万股的基础上减持不得超过15%,也就是最多减持12万股,然后第三年也是以此类推按规定的比例减持,一直到第五年以后才能自由减持。
田嘉奕做好备忘后,方鸿继续说道:“关于小非的减持规定,在三年限售期过后,第一年减持不得超过其总持股的35%,第二年减持不得超过剩余持股的25%,第三年减持不得超过剩余持股的15%,直到第四年以后才可以自由减持。”
与大非的减持规定大体差不多,区别是比例不一样以及时间限制比大非少了一年。
在新交所上市绝对不能给发行者一种只要能上市就能减持的感觉,否则心思全都放在减持、卖公司去了,不可能有心思好好经营企业,市场给你融资可不是让你来卖公司的。
方鸿补充说道:“另外退市方面补充一项。企业上市后,不满足条件而被强制退市的,那么该上市公司的董事、发起人以及他们所成立的所有公司,自退市之日起的未来五年内都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入新交所市场或申请重新上市。”
既然被刷下来了,就是被市场淘汰了,就得给别人让开一条道,因为市场的资源是有限的,已经给过你机会了,你没支棱起来,那就只能把有限的资源让给别人,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机会,去后面排队等个五年再说。
除了针对上市公司大小非的限制,还有机构投资者方鸿也要做进一步限制,大资金、大机构无论是从专业程度、资金规模、信息获取渠道等因素,对中小投资者尤其是散户股民是碾压式的差距。
机构就是能比散户更快获取消息,散户的消息永远都滞后于机构,资本市场的本质其实就是吃信息差,利用信息差给对手盘造成降维打击。
所以限制大资金、机构就是消除这种信息差,方鸿当然知道不可能绝对消除信息差,但是可以通过制定偏向于弱势方的游戏规则来弥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