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味不若前几年浓,却也比几年后强上一些。
日子好过了,平日里吃的穿的尽也舍得,不比从前一家人往往要攒到年关底下改善生活。一般人家今年在吃穿上花费明显比往年要多些。
郝璐满了十六周岁,从前盼过年的热切劲头已然尽去。她夏天时进入市重点高中,如今过了年,穿上新衣,越发是大姑娘的模样了。不过,家里的热闹不减反增,因为唐峰更能闹腾。
大门口一边一个大红灯笼,要挂到正月十五才会摘下。除夕夜下了多半晚的雪,早晨起来没过脚背,凌晨时燃放的烟花炮竹红色的碎屑,在雪地里半遮半掩,瞧着倒也喜气。
老北京新春的禁忌从初一开始,有不少的理儿,不能扫地,不能泼水,怕把一年的运气扫、泼出去。不能动刀剪,不能蒸炒,取不能争吵的谐音。不能剪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破各种东西,还有腊不定正不娶的习俗。
老辈人向来讲究按着习俗来,至少在唐家,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初一不动扫帚的习惯。于是走来走去时脚下就发出咯吱咯吱的踩雪声。
新年第一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拜年。唐峰挨个问好,每问一声,手里就被塞进一个红包。小家伙最喜欢过年了,这时候上学的放寒假,上班的放年假,一大家人凑一块多热闹。
在幼儿园里学到很多东西,并且有过多次和大人去商场的经历,小家伙第一个清晰的就是钱财观念。过年有压岁钱拿,红包收的他眉开眼笑。
唐春燕婆家不在北京,每到年底,她基本上婆家一年、娘家一年轮流去。去年春节丈夫在国内,一家人在婆家团聚,今年只剩母女二人,早早就住到娘家。
前面的人都给了红包,临到郝璐,只空手摸摸唐峰的头,回他一句好。
唐峰不乐意了,他扳着手指一一细数道:“爷爷奶奶给了,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给了,姑姑和哥哥姐姐都给压岁钱,璐璐姐姐的呢?”小家伙不客气的伸出手。
郝璐屈指敲他脑壳,“小财迷,别人都挣钱,姐姐是学生,哪里有钱给你?”
唐峰捂着脑袋不服气,叫道:“你跟小洁姐姐一样大,妈妈?”
他回头找妈妈,韩盼肯定的点头,小家伙脸上立刻浮上喜气,理直气壮道:“小洁姐姐都给了,看,这么大一个!”他挑出董洁包的红包——大山和董洁给的大方,单是装钱的红包就比别人的大,不是折两折包起来的那种,而是整张厚厚的撂成一叠。
他俩人挣得多,但,平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买过来,长辈们这边并无二话,全部收下,钱却是不接的。用唐老爷子的话说,“我们老了,也没啥花钱的地方,国家管吃管住,我们不缺钱使。”大山拧不过老人家,只能每到农历春节,多包一些压岁钱给郝璐和唐峰。
这是哥哥姐姐的心意,长辈们不去干涉。郝璐和唐峰的压岁钱他们也不花用,在两人手里热乎几天,过后就要存到银行里去,用孩子们的名字开的户头。
郝璐好气又好笑,“你小洁姐姐挣钱了,挣大钱,我能跟她比吗?不满十八周岁就是未成年人,不用给弟弟妹妹压岁钱,小峰,你去问问你那些伙伴,哪家还在上学的哥哥姐姐给他们包红包呀?你呀,知足吧你,能收到你小洁姐姐的红包已经是大造化了。”
唐峰听的有点迷糊,不懂,但两个姐姐一般大,一个给了,另一个不给就是不对,他只认准了这点,“不行,要给!”
“我跟你说不清!”郝璐求救的望向外婆。唐奶奶却笑而不语,任她自己应付。“小峰乖,待会儿姐姐让奶奶多做点好吃的给你吃。”
“压岁钱!”小家伙坚持,伸出去的手更往郝璐跟前凑。
“姐姐真的没有。哪,以后姐姐上班挣钱了,一定包个大红包给你,好不好?”
“你明明拿了好几个!”唐峰不依,指着郝璐收在兜里的红包叫起来。
老天,郝璐呻|吟一声,“你收的跟我一般多,还惦记着我的?”
唐老爷子哈哈大笑,把宝贝孙子抱起来,捏捏他的脸蛋,“我们小峰是个小财迷吗?这么小就知道要钱,长大了是不是想跟哥哥一样,做个成功的大商人呀?”
郝璐嘀咕道:“他就是经商,也指定是个奸商。”一边拆开一个红包,从裏面拿出两张纸钞,“喏,别惦记了,我可是给你啦。”
唐峰有钱收已经心满意足,才不管她说些什么,把红包通通装进口袋,溜下地去牵大山的手,“哥,鞭炮,放鞭炮!”
放鞭炮要到外面去。唐奶奶阻止道:“外面冷,哥哥感冒了,咱们在屋里玩。”
小家伙只是摇头,大山揉揉鼻子,鼻翼扇动,吸溜两下,“小感冒,拖了好几天。昨天晚上睡前也吃过药,现在好多了,没关系,我陪他出去玩会儿……”
新年头一天给唐老爷子拜年的人非常多,大山跟在旁边,一边被介绍给生面孔,一边陪着寒暄。唐峰没那么好的耐心烦,只一会儿工夫就坐不住,唐老爷子也不勉强他,随便他跑到楼上跟姐姐们玩。
董洁早早躲开。一方面应酬的事向来归大山负责,再就是她设计大师的身份一直是人们好奇的重点,平时呢一贯深居浅出,索性神秘到底算了。郝璐陪到一半也辙了。来客若不是给爷爷拜年,就是顾着与哥哥讲话,她插不上嘴。
这天吃的大多是年前准备的成品或半成品,以及昨天没吃完辙下的汤汤水水。
所以,年初二一早,唐奶奶和韩家外婆商量着,要好好弄一桌丰盛的饭菜。
早饭特意做的清爽些,只是寻常的白粥,搭一份玉米面做的窝窝头。近午时分,空气中各种香气洋溢,开始还能闻出鱼香肉香,到后来混成一气,也分不出到底是哪个香,总之是香气浓郁,闻之令人食指大动。
郝璐美食家一样挨个浅尝一口,末了点头评价道:“咱们家酱肘子做的好吃,红烧蹄膀也不错……唔,这道老鸭火腿汤照比哥哥他们家的可差多了。”
她咽下嘴裏的冬笋,道:“李阿姨做这个最拿手。前些天我在哥哥家吃过,人家那冬笋在老鸭和整整一只火腿爪尖煲出来的汤浸过,那个香味简直是没法形容……”
唐春燕用筷子敲她一记,“吃你的吧,就你话多。”
唐老爷子舀了碗汤,慢慢喝着,“我觉得瞒好的嘛。现在的孩子可真是吃惯嘴了,这样好吃的东西也挑嘴。”后面一句是跟老亲家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