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太太直到下葬,都没有等到她最疼爱的儿子。</p>
而大老爷与二老爷三老爷,此时都因需要守孝三年,卸了官职。</p>
丧事结束后的第二日,因头七还需上香烧纸,所以温家众人都在怀安县的温府住着,并未回去。</p>
老太爷一早便将大老爷与二老爷叫到了书房。</p>
“咳咳,你们打算怎么办的?”老太爷咳嗽两声,喝了口茶润喉道。</p>
“辞官的折子在回来那日儿子便已交给了同僚,想必消息也就这两日了。”大老爷嘶哑着嗓音道。</p>
“老二呢?”</p>
“儿子的辞官奏疏还未写,当日太过着急,便只是将要处理的事情交代了一下同知,打算今日便将奏疏写好,递到京城。”二老爷温儋道。</p>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丁忧三年,回去之后是否还有你们的位置?”老太爷将拢了拢袖口,总觉得这屋子里不知哪一处漏着风,身上总是凉飕飕的。</p>
大老爷不言语,皇上现在身子已经不大好,丁忧三年,朝中局势多变,未来会怎样,他也不能预料。</p>
且如今卸任官职,也不一定就是件坏事。</p>
他身为六部之一的礼部尚书,就算现如今需要丁忧三年,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要动他的位置也不容易,大老爷并不算担心。</p>
“老大我都不担心,只是老二,你原本过不了多久便要到了任期,该回京述职,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如果丁忧,那你知府的位置,只怕是再难拿的回来了。”老太爷又道。</p>
“父亲放心,此事儿子心中有数。”二老爷语气有些生硬,还带着几日未曾休息好的嘶哑。</p>
对于二儿子冷淡的样子,老太爷早就习以为常。</p>
见他不愿多说,也就不再强求。</p>
“行了,你们都心中有数,那我也不再多说,只是你们守孝归守孝,子泫、子明几个的功课却不能落下,且他们隔了辈,本朝律例,并未有孙辈也需守制三年一说。”</p>
“春闱不过三个月了,错过又是三年之后,到时还是让子泫去考吧。”老太爷缓缓道。</p>
这番话说完,又忍不住咳嗽两声,桌上的茶水却已经有些冷了。</p>
二老爷听了这话下意识就想拒绝。</p>
母亲去世不过几个月,自家孙子就去参加科举,这事儿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p>
大老爷伸手轻碰了下他的胳膊,制止了二老爷即将要出口的话。</p>
“父亲,此事便让子泫自己决定吧。家中如今出了这番变故,子泫在考场上能否稳定心性,有足够的把握考中,这些都只有他自己知晓。如把握不大,到时不过考了个同进士,那还不如不考。”大老爷上前一步,拦在二老爷跟前道。</p>
老太爷闻言皱了下眉,想起这几日子泫的状态,也有些担心。</p>
要是真中了个同进士,确实有损他将来的发展。</p>
沉默一下之后点点头,算是答应了。</p>
三人在屋内又说了些朝堂的局势,之后大老爷二老爷才从书房出来。</p>
“老二,如今母亲已经走了,我不管你对父亲到底有何误会,但他终归是咱们的父亲。父亲这几日因母亲的事,身子已经有些不好,有任何的心结,你都给我放在肚子里,不要再拿出来!”二人并肩走在路上,大老爷有些严肃的开口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