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刚刚走进大楼,就看到了一身便装的队长,正拿着个本子在对几个市民做笔录。
看到了我俩,队长也没停下手上的动作,只是对着我们一指头顶,示意我们先到楼上的现场去看看。
我点了点头,径直向楼梯间走去。
76号大楼属于商住两用,下面的两层是公建商铺,上面才是普通的住宅。
命案发生在10层,从表面上来看,这就是一起比较普通的入室杀人案件。死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性,郝某。
腹部和颈部都有致命的伤痕,凶器也被认定为死者家里的菜刀。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大概是昨晚7时到11时之间。
死者身旁的餐桌上还摆放着吃剩的饭菜,死者应该是在饭后和人起了争执。从碗筷和酒杯的数量来判断,作案人应该只有一人。
发现尸体的是死者的女友王某。王某昨天晚间尝试用手机和死者取得联系,然而王某尝试了一晚上,电话都没有人接听。王某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今天下班后就赶到了死者的住处查看,结果发现了被害人的尸首。
我们来到现场的时候,队长早就已经审问过了死者的女友。这些信息,全都是在现场做收尾工作的杜晓薇告诉我们的。不仅如此,他们两个还将整个公寓都彻查了一遍。除了在卫生间内,发现了两瓶几乎已经告罄的浓硫酸,整个房间内,再没有其他可疑的物品。
无论怎么看,这一次的案子都太过平常。死者既然能和凶手在一起喝酒,就说明两人极为熟识。只要从死者的社会关系上进行排查,就一定可以锁定凶手。
这样普通的案子,队长让刑侦队全部出动,未免有些小题大做的感觉。
我和常青正准备去查一查死者的人际挂系,在电梯间里正好就撞见了从大厅上来的队长。
“不用去查了。”队长递给我们一份档案:“死者名叫郝继超,无业游民。早年因为偷盗罪,蹲过号子!我已经查过了,死者居住公寓,一个月的租金接近一千,他一个无业游民,怎么能复旦的起!”
当时我和常青的工资,一个月也就一千出头,队长他们的工龄比我们长,挣得比我和常青多点儿有限。以我们的工资标准,是肯定住不起这样的公寓的。
“这一次的被害人,还是个扒手?”我马上意识到,事情恐怕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了。这起案件的被害人郝某,十有八九十个屡教不改的惯犯了。
从年底以来,连续发生了三起凶杀案,被害人全都是扒手,再加上本市扒手一夜间全都销声匿迹,我们马上就认定,这三起案件中,一定是有着某种关联的。
在破获难度上,无疑是最后这起凶杀案最为容易。以现场的情况来看,我们只需要进行常规的筛网排查,就能从被害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找出真凶。这起案件的破获,必然会对之前的那亮起悬案,带来极大的帮助。
队里的其他人也是同样的想法,眼前的这起案子,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破获这一系列案子的钥匙。
我和常青着手调查死者的社会关系,杜晓薇和队长则留在了公寓中,看看还能不能有什么其他的发现。
进入警局这么长时间以来,手头总算是有了一起正常点儿的案子,我们按照在警校学到的流程,先从郝继超的身边人开始查起。(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