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刑侦笔记:血罪 ”查找最新章节!
之前我们就分析过,凶手的杀人动机,绝对逃不出三大类,情杀,仇杀,财杀。
受害者皆为男性,且经济状况都不好,所以仇杀的可能性最大。
我们现在又从黄支书这里得知,潘望福和寒冬都和一起十多条人命的矿坑事故有关,这样看来,很有可能是矿坑遇难者的家属血亲复仇!
虽然很想尽快将这个消息告诉给队长他们,不过我还是暂时按捺住心情,掏出了之前准备好的四张照片。这是在第二起爆炸案中,四位遇害者的证明照。
“黄大爷,您帮忙看看,这四位当中,还有没有咱们村的人?”
黄支书特意带上了黑框老花镜,接过了这几张照片仔细观瞧。这份认真劲儿,绝对不输给博物院的那些文物鉴定者。
“这个!这个家伙我看着眼熟!这家伙也是和潘望福他们一起的。”
黄支书最终挑出了一张照片,指给了我们。
照片的背面,记录着死者的姓名和籍贯,黄支书指出的这位,叫做阎嵩,是家常菜馆的切墩师傅。
“大爷,你确定是他?我们资料上记载,阎嵩的籍贯可是在福建!”
常青也出言向黄支书进行确认。
黄支书一脸笃定的点点头:“错不了,我想起来了。这家伙确实是操着一口南方口音!他虽然不是本地的,不过也是跟着潘望福一起干的!”
我点点头,从黄支书的手中收过了这几张照片。
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圈定了两起爆炸案中的真实受害人,也同样掌握了凶手的作案动机。
我和常青回到了车上,赶紧给队长打了一个电话,将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一五一十的汇报给了他。
队长在得知这个情况后,马上决定和其他人一起赶来大安村。
大安村虽然富,可毕竟也只是个村子,本身又不是依靠外来人口拉动经济,整个村子里都没有一家旅馆。
我和常青只能是跑到了镇上,先在旅馆里安顿了下来,等着和队长他们汇合。
队长他们也不知道都墨迹些什么,第二天中午,这帮家伙才赶了过来。
昨天在电话里,我都把情况和他说的差不多了,今天队长过来,看了看我们总结的笔录之后,也没提出什么新的想法。
“这几位的死,应该就是和矿坑的事故有关!着手调查一下那些受害者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