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刑侦笔记:血罪 ”查找最新章节!
然而队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话匣子,汽车开出去没有200米,这家伙自己就憋不住了。
“雷克军在之前无缘无故的想要辞职,是为什么?这家伙很可能是听到风声了?”
“什么风声?”队长这话前不搭村,后不搭店,彻底把我给整迷糊了。
“还能是什么风声,关于之前那几起案子呗!”
“队长你的意思,是雷克军和潘望福他们,有联系?”
队长从后视镜里对我点点头:“可能性很大。这家伙是外乡人,又操本地口音,在汽修店就职四五年,这些全都能跟咱们查的案子对得上!他这么急切的想要辞职,很可能是知道了潘望福的死,怕凶手找上他!”
我刚想说队长现在是越来越唯心了,什么证据都没有呢,就能猜这么一大堆有的没得,鉴定科那边就给我们来了电话。
鉴定科的同事们刚拆开液压千斤顶,就发现了情况。液压千斤顶的密闭胶圈上,确实有人为破坏的痕迹。也正是因为这个密闭胶圈被破获,千斤顶才会在使用中漏油,酿成了惨剧。
而且据鉴定科的同事说,犯罪嫌疑人在密闭胶圈上,刻了一个阿拉伯数字4!
这事情在电话里也说不明白,队长示意鉴定科的人先别下班,我们马上就赶回局里,有什么事情当面谈。
我们赶回局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整个市局大楼,基本上也只有鉴定科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在屋里等着我们的,是鉴定科新来的两位小同志,我只知道这两位一个姓王,一个行李,但是却叫不上来名字。
看到我们来了,这两位同事赶紧站起身,将已经收入到透明档案袋中的橡皮胶圈递给了队长。
“周队长,液压千斤顶会出现事故,就是因为这只胶圈!”说着,王姓同事还示意我们在灯光下,好好的看一看。
队长从档案袋中拿出胶圈,在灯光下晃了晃,确实可以看到胶圈的中心,刻着一个阿拉伯数字4。刀刻痕迹的周边,还有着撕裂的痕迹。可以确定,导致雷克军遇害的罪魁祸首,就是这只橡皮胶圈。
“这个数字刻得很深,几乎要刻穿橡皮胶圈。在使用过程中,橡皮胶圈受到机械内液体压强不断增大,最终不堪重负,彻底撕裂。”
同事小王给我们讲述了他们鉴定科的分析,同事讲一份鉴定结果移交给了我们。
队长将橡胶圈收好,给这两位同事一人敬了根烟,让他们赶紧下班。
两位鉴定科的同事走了,可我们又得开夜车了。
队长给伟哥他们打了个电话,将最新的案子长话短说的复述了一遍,同时问伟哥那边是不是有什么新的发现。
对于潘望福的那个小圈子,伟哥也没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不过他倒是从矿务局那里,得到了一个或许有用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