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刑侦笔记:血罪 ”查找最新章节!
我昨天还说出题人的水平提高了,没想到今天的谜题,又回到了之前那种智力小测验的水平。
没有进行分析受害人的社会关系,没有收集现场留下的dna与公安系统的收录人群做比较,也没有利用指纹刷去找出犯罪嫌疑人的指纹,仅仅就凭一具死尸,能还原什么真相?
不过这几天陪这帮自认为懂推理的傻瓜们玩了好几次了,对于她们的这个套路,我也基本适应了。虽然感觉有点儿搞笑,不过我心中还是明白了出题人的意思。
刘老板的死,并不是仇杀,而是典型的财杀。凶手杀害刘老板,是为了他的钱财。
在短片着重介绍房间内摆设的时候,我就已经注意到了,在房间的角落里,放置着一只保险箱。
这只保险箱并不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那种密码式的,而是比较简易的锁孔式。
或许是因为好莱坞侠盗式的电影盛行,导致大家都有了一种错觉,认为带有机括,需要转动密码锁的保险箱,保险系数才高。
事实上,那种保险箱看起来高级,实际上,在安全性上,真的不算好。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只要时间允许,窃贼有至少三种方法,打开密码锁。我们在电影中常看到的,通过转动机括,听内部机簧的声音,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恐怕也只有好莱坞等电影公司,才会选取那类保险箱做道具。
在日常生活中,反倒是更多人选择这种锁孔式的。只要钥匙不丢失,保险箱就绝对没有失窃的可能。
而在这一道谜题中,最为关键的,也恰恰就是钥匙。
凶手将死者开膛破肚,并不是为了宣泄仇恨。在工作中,我们刑侦队没少处理仇杀案件,在那些案件中,确实有很多残损尸体的现象。不过凶手更普遍的行为,是将尸体肢解,斩除男性的生殖器,或者毁容等等。
凶手这种开膛破肚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寻找钥匙,保险箱的钥匙。
那位死者刘老板,估计是一位舍命不舍财的财迷,在面对入室窃贼的时候,这家伙应该是经过了一番抵抗,甚至还将保险箱的钥匙吞入口中,以防被对方抢走。
在这样的情况下,凶手采取了极端做法,将刘老板杀害后,剖开他的胸膛,从胃部将钥匙取出,开启了保险箱。
这就是所谓的案件真相了。
我虽然猜到了谜题的答案,可这并不意味着,这不是一道智障谜题。事实上,这道谜题完全是建立在伪逻辑之上的。
在实际的破案工作中,我们哪用这么麻烦。对于刘老板这样的富豪,在现场侦破时,我们都会将财杀可能列为重点,直接调查一下他的财产情况,就可以立马给凶杀案定性了。
更何况,现场这只保险箱在第一次勘察的时候,也会作为调查的重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