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千变万化,打动人心(1 / 2)

进行考古研究,其实最重要的是发现其窑址。

找到哥窑的窑址,是不是会发现大批哥窑瓷器?

就算没有完整器,找到一些残器,甚至是碎片,也是价值连城啊!

还有,发现了哥窑遗址,能不能通过窑口的生产设备,还有瓷片、瓷土什么的,分析出哥窑的生产工艺?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让人一直在研究哥窑,想要找到里面的真像!

说穿了,还是利益所归!

关于哥窑的谜团,实在是太多。

其他陈文哲不知道,他就知道,章生一兄弟两个是真实存在的,宋代确实有特徵跟哥窑瓷特徵一模一样的瓷器。

要不然也不会出来一个北宋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这些都不能否定。

至于哥窑、弟窑,是不是章家兄弟发明的,还是他们学自更早时期的匠人,这些都不能确定。

毕竟一种工艺,不可能凭空出现,其发展历史肯定漫长。

也许,就是宋末元初的章家兄弟突然之间创烧出来的呢?谁又能说的清楚?

除非找到他们的陵墓,最科学鑑定,看看他们兄弟两个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这里面的争议,实在是太多。

如果不说哥窑,说弟窑,章生二做的是青瓷,跟龙泉窑的区别很大吗?

就算成瓷区别很大,难道工艺也区别很大?

这些都说不清楚,要真研究,还需要找到足够的无证。

陈文哲也不过是顺带这完成一下毕业论文,他可没有时间,真的去考古!

所以,研究个差不多,弄清楚了里面的一些套路,完善学习了哥窑,各种仿哥窑,或者是历朝历代的所有仿哥窑的工艺,也就可以了。

这样以来,他一个现代人,就可以把从宋元开始,一直到明清、民国时期的所有哥窑器的技术,全都掌握。

至于哥窑到底是宋代开始,还是元代开始,其实并没有多么重要。

毕竟陈文哲研究的是瓷器,不是历史。

而真正深入研究哥窑,你别说,传世哥窑当中还真有不少精品。

比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哥窑瓷器,就有六十件左右。

其中一件哥窑灰青釉胆式瓶,还真是做的不错。

它高2厘米,口径2厘米,足径4厘米。

它瓶小口,长颈,熘肩,圆腹微垂,圈足。

通体施灰青色釉,釉面滋润。

通体布满黑色大开片纹,黄色小开片纹。

圈足内满釉,足端无釉,呈黑褐色。

整体看,此瓶造型端庄典雅,釉面油润,泛酥油光,且布满金丝铁缐片纹。

足墙浅而上宽下窄,内墙呈斜坡状,手捏无法提起,可称传世哥窑密器中,工艺特徵突出的代表作。

除了这件代表作,其他精品还有哥窑瓜棱碗、哥窑灰青釉海棠式炉、哥窑灰青釉胆式瓶等。

只要是想到的,陈文哲都要做一件,这已经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