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一手棋就劣势;剧本角色的解读(一更)
进组后,苏木先跟演员们和工作人员简单的认识了一下。
张怀谋的剧组,是有一部分核心班底的。
其余的岗位则是会随着每次拍摄内容的不同,进行调配和更换。
所以很多人苏木其实早就熟悉了。
比如摄像组的几位老哥,他之前就他们混的很好,还有化妆组的小姐姐和后勤等等这些。
苏木可不是新手了,进剧组之后很多事情也都拎得清。
别看这些位置的人不起眼,但是人家如果真的给你玩点什么小手段整整你,你也是没办法。
比如某些小镜头没给伱打足,角度可能稍微偏离,你的脸就会很丑了。
再或者化妆组的老师最需要好好的处,不然很可能每天拍戏上妆的时候,你的脸都是不同的样子。
底色和不同位置的光粉,但凡有一个地方给少了,整个脸型都会出现偏差。
肉眼有时候看不出,但是出现在镜头下,那就一清二楚了。
所以苏木还是尽可能的跟他们打成一片。
最早拍狂飙的时候,他每次杀完鱼,都是送给他们当宵夜的。
当然,除了剧组的这些工作人员之外,那就是其他的演员了。
夏洛特烦恼这部剧。
除了苏木饰演的男主夏洛之外。
还有几个重要的角色。
马冬梅,秋雅,袁华,大春,张扬(龅牙),蒙特(娘娘腔),王老师,夏洛妈妈。
这八位占据重要的戏份。
可以说正是这八个角色的支撑,最终才让夏洛特烦恼这部剧的喜剧成分,达到了后来的饱满程度。
不然单靠男主一个人,实际上是构不成完整的体系的。
这部剧强就强在,除了男主之外的其余角色,也相当的有看点。
所以当初在选人的时候,张怀谋就跟苏木很详细的讨论过了一次剧本之中的这些人物的特色。
苏木也是根据前世的那些演员的模板,给张怀谋说了一遍。
而听过了他的讲解之后,张怀谋才选了当下的演员阵容。
可能跟之前的那些剧相比,这个阵容的知名度并不高。
都是一些临近退休的老演员,亦或是经常演配角的小演员。
本来一开始,很多人是觉得还有更好的一些喜剧大咖可以选。
但最后苏木和张怀谋二人没有那样做。
喜剧角色,选适合的最重要。
…
开机定在了两天后。
而全员进组的流程,依旧是需要对剧本提前过一遍的。
要缕清故事线的顺序以及每个角色的定位。
还有就是针对剧本中的一些问题,要在开拍之前提前解决。
很多时候,哪怕是编剧乃至导演,也不一定能全方位将剧本修改完美。
一些细节,往往是拍摄的过程中出现。
亦或是捋顺全本的时候,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所发现。
所以既是想要精益求精,那必然要在开拍之前,不断的打磨和听取意见。
此刻,
所有演员围坐在了大会议室。
张怀谋和苏木尚未到场。
周围的人互相低声交流着。
“听说这剧本是苏木写的?”
“是他写的,我听剧组内部一哥们说了,而且苏木要担任副导演呢。”
“这倒是不奇怪,毕竟剧本是他写的,不过你们说这苏木是认真的吗?想用咱们这个阵容PK林浩明的恋爱挽歌?”
“我也有点奇怪呢,恋爱挽歌我看了,除了林浩明之外,女主可是尚峰娱乐的台柱子林允儿,配角也是帅哥靓女,流量咖位都不差,这才有五亿票房。”
“其实也不是说咱们有多差,只不过这贺岁票房的竞争,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喜剧虽有爆款,但不稳定啊。”
此刻周围众人都在小声的讨论着。
苏木和林浩明的事情早就不是什么新闻。
所以从外人角度看。
苏木的这波操作还真就是没有太大的优势。
虽说这半年以来,他的热度都高居不下。
几次直播的搞笑内容,还都被网友们疯传,都觉得苏木可能真有喜剧的天赋。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就是为了这部剧而试图找补的手段。
可本来苏木大可不必做这些的。
如果选择的是其他的题材,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做别的筹备,甚至看起来会更稳妥一些。
然而苏木就好像是故意给自己设了一个高难度开局一样。
选了喜剧题材不说,
甚至都没在演员阵容的咖位上,做太多的投入。
当然,并没有人知道这部剧制作成本的具体细节。
如果他们知道这部剧实际上是四方大佬投资,然后苏木一个人就吃了七千万片酬,可能会当场吐血。
他们真就有理由怀疑,苏木可能就不是为了跟林浩明PK,纯粹就特么借着这个机会捞钱才是真实目的。
不过针对具体片酬和分成都有保密。
很多人只知道苏木片酬不低,但具体多少并未公布。
所以眼下的局面。
在众多圈内人看来。
苏木的选择无疑在和林浩明双方对垒博弈的第一手棋上,就出现劣势了。
在场的一些演员们很难想象,接下来的这部剧要怎样拍,才能超越五个亿票房赢下林浩明。
对面,
此时庄严和王欧义也来了。
这两位电影学院的教授,算是认识苏木最早期的几位之一了。
二人听着周围的交流。
内心也是多少有点疑惑的
庄严看了看周围,随后小声数道:“老王,你说苏木为何选了一部喜剧呢?剧本我是看了的,写的还不错,但我是想不到这些角色要有怎样的表现形式才能脱颖而出。
喜剧这一块,如果要是不能让角色的标签,根深蒂固的插在观众心里,那可就很难了啊。”
王欧义不置可否:“剧本的创意是不错的,男主回到年轻时代弥补遗憾,大部分的节奏和包袱,我还是能看的懂,有的也挺有水平的,只是就感觉还是差了点东西…但又说不上来。”
庄严:“也许要等拍摄的时候才能看出来吧。”
王欧义:“我不确定,要看苏木这小子具体是怎么构思的了,想要让所有角色丰满,单靠剧本文字的表述还是不够。”
两位交流声音虽小。
但是旁边的演员们也都能听到。
内心之中还是都很认可的。
剧本在场的人自然都看过的,很多包袱看成经典,但有一些他们还真就不能马上理解。
实际上无论是喜剧还是其他的题材,都是如此。
剧本和实拍,是存在着差异和不同的。
塑造一个角色,一个场景,一段对话,文字可能只是简答的形容。
但是拍摄时,则会有很多种手法和路径。
不一样的表演形式,说出来的搞笑程度也不一样。
再有就是其他的一些手法。
比如袁华这个角色。
剧本中除了描写每一场戏他需要的台词包袱之外,也只是描述了人物性格和场景之下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