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可不要让我失望(2 / 2)

“从今晚开始,我会对姑娘你用刑,你一晚不交代,我便会在你的大腿划上一刀。且让我看一看,姑娘你要集齐多少个‘正’字,才会说出我想要的情报。

“杜姑娘,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腰绦解开,少女那尖利却又隐隐带着惊恐的声音,在密室里回响:“放开我!”

……

——

第二日,一大清早,回到住处的师皓洗了一个冷水澡,院子里盘膝而坐,静心修炼内功。

昨晚的表现,让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反派。

但他必须强迫自己,意志坚定的进行下去。

他必须弄清楚,那所谓的“封神实验”到底是什么。

从暗雷会得来的消息,这实验极有可能改变天下武林的形势,让蛮廷与崇仙门真正掌握天下武林。

而在内心深处,单单是这“封神”二字,就让他隐隐感到不安。

上午下起了细雨,雨并不大,飘飘洒洒的下了一会,给院落带来些许湿气。

在体内同时运转着仙冰诀与玄魅功的师皓,感觉自己的功力,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

昨日与杜月皎的那场战斗,对他玄魅功的帮助颇大。

而随着玄魅功的提升,仙冰诀的内力也仿佛受到压迫一般,自行生出抗衡之力,与玄魅功一同水涨船高。

所谓的修行,本该是一件持久而又缓慢的事,也正因此,才需要心志的坚定,与持续不断的刻苦。

即便是看不到前景,也风雨无改,永不停歇。

像他这种,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够感受到功力的增进,其实是一件不寻常的事。

在修行路上,许多人坚持不下去,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无法及时体验到这种“反馈”。

他们辛辛苦苦的修炼,却总感觉自己没有任何的进步,时间长了,不知不觉间,对自己的能力生出怀疑,进而沮丧、放弃。

毕竟,所谓的修行,很多时候,的确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

师皓的感受却是完全不同,他也不知道,这是否是因为,他同时“道魔双修”的缘故。

到了中午的时候,师皓吃了一些东西,出门在市集上,随便逛了逛。

重新回到住处时,却有一辆华丽的马车驶了过来,一名来自侯府的管事,请他前往侯府。

师皓自然没有拒绝这样的邀请,或者说,以小翰山城的地位,他也没有这样的“资格”去拒绝。

不过侯府竟然派了一辆华丽的马车来接他,而不是随便派了人来通知一声,让他自己过去。

对于侯府来说,这也算是“礼待”了。

师皓上了马车,马车驶入普通老百姓禁制靠近的官道,宽敞的官道,两边全都是翠丝垂落的柳树。

一路来到侯府,但并不是停在正门,反倒是从侧门直接驶了进去。

到了府内园林,师皓下了马车,有两名侍女前来迎他。

师皓随着她们,进入园中,直至来到湖上水榭。

只见丽桐县主身穿翠色裙裳,坐在亭内,轻轻唤道:“师公子!”

师皓上前施礼道:“小生见过县主。”

丽桐县主起身还了一礼,柔声道:“师公子不用这般多礼,公子乃是丽桐的救命恩人。今日丽桐在此设下薄宴,只为了答谢公子红山上的救命之恩。公子请入坐!”

师皓道:“县主客气了,县主千金之躯,小生怎敢劳烦县主?”

丽桐县主微笑道:“救命之恩,岂是这小小薄宴就可以报答得了的?公子请!”

师皓进入亭中,入座后看向在,只见这裏湖光水色,十分秀美。

远处有侍女捧上酒菜,并未看到有侍衞伴随。

师皓心中快速动念,做出判断,一方面,知晓侯府必定往小翰山城查过,但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毕竟在此之前,他这个小翰山城的少城主,几乎不曾离开过山城。

他从小到大的人生轨迹,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而小翰山城本就不是武林门派。

若非没能查出什么问题,就算丽桐县主自己想要在这侯府后花园中,设宴请他,侯府也绝不会同意。

另一方面,丽桐县主恐怕还不知道杜月皎失踪的事。

酒菜端上,旁边有侍女斟上美酒。丽桐县主举杯,歉意道:“那日红山之上,公子虽在宴中,但我却未如何款待,还请公子见谅。”

师皓道:“小生不过是山野中人,县主不用挂心。”

两人饮了几杯,丽桐县主眼睛明亮,欣然道:“听闻公子原本只是一个读书人,不想在武学上,竟是深藏不露。也幸好如此,否则我就真的有难了。”

师皓微笑道:“小生的确是个读书人,习武之事,不过是偶遇名师,聊作……”忽的扭头看去。

只见另一边的园门处,劲风忽起。

有十多名身形高大魁梧,显然是练有惊人外功的武者,分两排而入,不一会儿,这些人便占据高处,隐隐间,竟将这亭子包围起来。

师皓紧抓酒杯,脸色微微一变。

快速转回头,目光落在丽桐县主的粉颈上,几乎便要出手,先扼住她再说。

却见丽桐县主也惊讶地朝向旁边侍女道:“那些是什么人?”

只听一声娇笑:“丽桐姐姐,我来看你了。”

师皓看去,只见一名少女,头戴花朵编成的环冠,身穿百褶花裳,腰间还绕了一条百花鞭。

却是粉|嫩可爱、纤细娇小,于嘻嘻的笑声中,风一般飘入。

自金族入侵中原后,深受华夏文化影响,金族姑娘家的衣裳,也大多与华夏女儿家一般,或是绕襟深衣,或是对襟襦裙。

像这少女这般,头上戴花,满身花饰,毛织花裳,一眼看去,打扮得跟花一般。

对于金族的女儿家来说,与其说是“传统”,实际上都可以称作是“复古”了。

眼看着这花裳少女风一般卷来,丽桐县主慌忙起身,竟是不敢有丝毫怠慢:“月妹妹,你何时到的锦郡?”

口中称“妹”,却是连忙降阶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