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开始转向,少女背对着他,将发髻慢慢盘起,却又梳了一个堕马髻。
原本是双鬟的百合髻,变成了单鬟的堕马髻,双肩的分肖也变成了挂在右肩上的单马尾。
她又继续坐在那儿,将单马尾挂在胸前,用梳子仔细梳理,再慢慢结了一个小辫子。
师皓觉得,就这般一边撑筏,一边看着她梳头结发,竟也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
竹筏从一座高耸的山峰外侧绕过,前方,刚才那些人逆着水流,悻悻的归来。
双方交错而过,那些人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坐在小竹凳上梳发扎鞭的少女,竟是移不开眼。
竹筏转过河弯,继续顺流而下,前方有一个岔口,一条通往远处石镇,从石镇间插过,一条往山的另一边绕去。
师皓道:“小雁姑娘可有什么要去的地方?”
许小雁道:“这下倒是没有!”
师皓笑道:“那我们就到那镇上坐坐?”
许小雁道:“公子做主就好!”她在发髻上加了一枝发钗,站了起来,转身朝向师皓:“这样子好看吗?”
师皓看去,只见她亭亭玉立,犹如一朵静立于水上的莲花。
发髻简约但却雅致,盘花的发钗是木制的,并不是什么上好材质,与发髻搭配在一起,却也极其合适。
绕肩的辫子,从右胸前滑落,在她的手间轻轻的玩弄着。
师皓笑道:“不错。”
许小雁甩了甩辫子,发髻也跟着在风中轻轻摇动。
她曼声笑道:“那就好!”语声犹如黄鹂,悦耳动听。
师皓将筏撑至石镇,停在码头处。他们登上岸,也没有去酒楼,就随便找了一间普通的小馆,点了一些小菜,要了两碗汤面。
吃完之后,两人出了小馆。许小雁道:“萍水相逢,刚好也就此别过了。”
师皓道:“别!我看小雁姑娘似乎比较闲,刚好我也很闲,要不我们一起,在江湖上走走?”
许小雁偏了偏脸蛋:“为什么我得跟你一起游荡江湖呢?”
师皓笑道:“因为小雁姑娘你知道了我的名字,知道了我的来历。而我对小雁姑娘你还不够信任,所以我想,多给小雁姑娘你一些,让我信任你的机会。”
许小雁道:“你要是一直不信任我的话,会杀我灭口?”
师皓道:“不会!”
许小雁道:“那你会放过我?”
师皓道:“也不会!”
许小雁疑惑的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师皓潇洒微笑:“我会一直缠着小雁姑娘,直到你我相互信任为止。”
许小雁道:“你还是杀我灭口吧!”
师皓笑着来到码头边,立在石岸上,看着河面,又沉默了起来。
许小雁飘过来:“怎么了?”
师皓无语:“我们的筏被人偷了!”
——
深山中,一座僻静的山寨。
表面上,只是一座山贼聚集的寨子,像这样的贼寨,即便是在太平盛世,也无法全部清除,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蛮廷对于清剿这样的寨子,并没有太多的动力,就算打了一批,也总是会如雨后春笋般,再冒出一批。更何况,若是天下无盗,那些商贾百姓,又怎么会知晓官府的重要性?
然则这个寨子,却又与其他寨子有所不同,此刻,它大门紧闭,寨内一片安静。
寨中的“贼兵”井然有序的待在各自的位置上,跟那些抢了点钱财,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今日生不知明日死的山贼,颇有不同。
其中一处大厅里,放置着一个比磨盘还大一些的石造物,旁边立着两人,正是暗雷会的坎水堂堂主赵雷桐,与离火堂堂主伏世缘。
他们的面前,又有一位老人,那老人穿着褐色的布衣,腰间有一把几两银子就能够买到的铁剑。
老人的身边,还有一个青年,同样是身穿布衣,静静的立在老人身后,宛如老人的倒影。
“总舵主!”赵雷桐道,“这就是封神石,因为事发突然,我们也没来得及等总舵主到来,便先行动手,还请总舵主责罚。”
老人摇了摇头:“你们做得很好,老朽虽然是总舵主,但大家都是为了抗蛮大义,才跟着我这个老骨头。封神石之事,事关重大,你们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能够自行决断,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