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晋王殿下求见。”张公公的禀报将李世民的思绪拉了回来。
“雉奴来了?赶紧让他进来。”唐皇乐呵呵的说。虽然李治生性懦弱,但这个孩子却很孝顺,这一点上,唐皇甚为满意。
坐下之后,像是一对普通的父子,李世民开始和李治回忆起往事:“治儿,还记得当年朕和你谈论《孝经》时的情景吗?”
“禀父皇,当年您问儿臣,《孝经》的精髓之处,儿臣答孝道最为重要,幼年侍奉双亲,长大后侍奉君王,最后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庙堂之上想着为国尽忠,退居在家的时候想到是劝谏君主的过错,纠正其恶。”李治依然像一名臣子恭敬作答。
想起当年,长孙皇后去世,九岁的李治一腔哀思,左右为之动容,连唐皇都十分感动。
作为一朝君王,体恤之心有时比勇猛更加重要,而且朝中有元老以及年轻将领的辅佐,李治应该会很快的成长起来。
“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关于运河修缮,连夜整理了一套方案出来。”李治低头将写好的文书奉上,唐皇看了甚是满意。
这一年多,精力主要放在平定外患之上,内部的一些还没有注意到,没想到这孩子竟然有心,提前为自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想到这里,唐皇不由得十分欣慰,既然一切都显得如此合情合理,那就把储君之位给李治吧。
就这样,大唐储君的位置顺理成章的落在李治名下。
长安的皇城之中,盛大的立储大典隆重举行,大殿之外,文武百官跪迎新太子,李治身着四爪蟒袍坐在轿辇上,一路庄严肃穆。
在大殿外落轿,李治一步一步走到殿内接受百官跪拜,国师按照流程宣读礼词。
立储大典圆满结束后,李治便成为李唐名正言顺的太子。
比起魏王李泰的雷厉风行,李治是腼腆的,每每上朝,唐皇便让李治在一边旁听,让他观察自己如何处理政务,有时候也让他参与议事。
别说,李治的才华和见识让唐皇十分满意。
但是,光有书面才华,显然不够,比起他的兄长们,李治要做的功课很多,而这一切都被镇国将军唐昊看在眼里。
太子李治得拿出一个显眼的成果才能让百官信服,而这个机会不只李治在等,唐昊也在等,等一个立功的机会,然后不遗余力的去辅佐他。(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