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俺答汗。”(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43 字 2个月前

为了支援兰封会战,皋兰的西北国防军最高司令部总参谋部第一处有部分处内成员曾经在8月末的时候私下拟定了晋察战区在山西、第六军在察绥分别实施反击的作战计划。

该计划还未上报给张自力,欧战便爆发了。

随后戴季良作出了保存实力,向豫西、鄂西做兵力倾斜的决定,所以上述计划就此夭折。

不过在开封危机爆发后,为了调动日军兵力,为第二阶段的反攻做准备,西北总参作战处遂又捡起了这个反攻计划。

10月2日,观摩了总参与第六军司令部参谋处的图上推演之后,戴季良最终作出决定,在月内发动代号“俺答汗”的作战计划。

10月7日,晋察战区雁北地区指挥部所属骑兵第一师、第六十一军预备第九师第1、第2两个步兵团奉命向浑源进攻。

守备浑源周遭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独立步兵第1大队在连续与城外十几处小型据点失去联系后,被迫收缩兵力,死守浑源县城,同时紧急发报,向驻蒙军司令部及第独立第二旅团部申请援兵。

警报上传之后,日军反应迅速。

驻应县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立刻抽调300余名日军并500名伪军组成长田混成大队沿浑应公路向浑源开去。

与此同时,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少将还严令驻防广灵的日军独立步兵第4大队同时向浑源增兵。

但两地出援的日军在半途中分别为预备第九师第3团和骑兵第一师独立营所阻击。

眼见得,浑源方面日军的求援报告越来越急,常冈宽治少将勉强又抽调150名日军作为第二批增援部队出击。

可是增援部队出发了,常冈少将也坐不住了。

他明白若是就这么一点一滴的添油进去,不但不能解救浑源的危局,恐怕还要把增援部队搭上去。

但此刻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控制区包括蔚县、广灵、浑源、应县、山阴、怀仁、朔县等六个县的广大地区,就该旅团所拥有的5个独立步兵大队来说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若是再从各地抽调守备兵力,无异于是剜肉补疮的愚行。

不得已,常冈少将也只好伸手向张家口的驻蒙军司令部及驻大同的第廿六师团求援。

驻蒙军参谋长田中新一少将接到常冈宽治的电话后,在地图上看了几眼,有些预感不妙的他当即否定了调动第廿六师团主力的请求,随即决定调动骑兵第四旅团所属骑兵第廿五联队南下。

对于上面是派骑兵出动还是派步兵来援都无异议的常冈自然不会不同意军参谋长大人的决断,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可自张垣方向紧急出动的骑兵第廿五联队还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打瞌睡的时候,西面朔县的日军又遭到了来自晋军预备第二军的攻击。

由于一个骑兵联队只有950余人的编制,因此,即便骑兵第廿五联队开到也无法将其一拆为二分别投入东西战场的常冈少将除了继续向张家口呼叫援兵以外别无他法。

不过,田中少将想继续调用骑兵第四旅团的想法遭到了该旅团旅团长小岛吉藏少将的强烈反对。

小岛少将认为,在骑兵第一旅团暂归方面军直辖后,骑兵第四旅团是驻蒙军唯一的快速反应部队,在西北军动向尚不明确的时候,将这支强有力的预备队调去讨伐晋军的游击部队,不单单是浪费,更是犯罪。

小岛少将的口气很冲,但田中新一却没被办法发火,毕竟对方说得没错,之前第廿六师团在归绥战役中蒙受的损失还没有彻底恢复过来,这个时候,驻蒙军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骑兵第四旅团了。

所以,能屈能伸的田中少将,最终还是放弃了抽调骑兵第廿六联队的想法,改以第廿六步兵团下属独立步兵第十一联队第1大队(缺第3中队)和独立山炮兵第十二联队第1大队第3中队组成武藏支队,开赴南线。

10月10日,正当武藏支队击破晋军预备第十二师续儒林部一个团的阻击逼近朔县近郊的时候,西北国防军第二二五师第一团自清水河东进,一路穿越起伏的地形,出人意料的杀抵右玉城下,一举包围了城内的第廿六师团独立步兵第十三联队联队部并所属第3大队、联队炮中队第1小队,以及同城驻留的轻重兵第廿六联队第1大队第2中队。

西北军主力来袭,果然震惊了驻蒙军上下,但还没有等他们弄清楚第六军的意图,丰镇一线又遭到第二一一师的进攻。

对此,驻蒙军的判断是,西北军的行动是配合晋军在浑源和朔县的行动,主要起牵制的做用。

参谋们的分析固然是头头是道,但独立步兵第十三联队部的危局和丰镇一线的炮声也不能置之度外。

为了不再上演焚烧军旗的惨剧,第廿六师团当即在向丰镇一线增调两个步、炮、辎混编大队之后,截下骑兵第廿五联队,连带第廿六师团所属搜索队,以及驻防左云一线的独立步兵第十三联队第2大队2个中队一起杀向右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