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变局(中)(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625 字 4个月前

1941年的国际形势已经跟另一个时空迥然有异,其中最大的变化出在北非。

由于英军攻陷重镇巴迪亚和要塞托布鲁克,致使班加西石油矿区面临易手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墨索里尼不得不卑躬屈膝的前往德国恳请希特勒伸出援手。

出于保证德国战争机器运作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在第二战场打击英国,所以希特勒同意立刻派出了一个非洲集团军增援北非,这就是德意志非洲集团军。

德意志非洲集团军下辖第五轻装甲军和非洲军计4个步兵师及第五、第十五两个轻型装甲师,由赫尔曼·霍特一级步兵上将担任集团军司令官,由埃尔温·隆美尔中将担任第五轻装甲军军长,由卡尔·阿道夫·霍利特将军任非洲军军长。

名义上,德意志非洲集团军,受到意属利比亚总督鲁道夫·格拉齐亚尼元帅,和意大利北非派遣军司令官伊塔罗·加里波底上将的指挥。

但根据德国最高统帅部部长威廉·凯特尔将军指示的“德军不投入于(对德国来说)无意义的战斗”的命令,事实上德军完全可以自行其是。

而且随着德意志非洲集团军主力的次第抵达,士气萎靡的意大利军队反而被兵力较少的德军所挟持,不得不充当小弟附庸的角色。

1941年2月底,隆美尔率第五轻装甲师的先头部队抵达的黎波里,随即不顾自己力量单薄,当面英军远较自己强大的局面,以25辆三号战车为先锋,督率军心涣散的意大利第一军进驻距离离班加西西南300km外的阿盖拉。

对部下们反覆声明:“自己是前来保衞德意生命线的”隆美尔趁着英军分兵希腊战场及北非的注意力被班加西石油矿区吸引的机会,随后于3月17日果断自阿盖拉出击,结果一举将(正在试图控制油气井田的)英军从班加西城下撵回了托布鲁克。

是役,德意军队伤亡不足一千五百余人,却歼灭、俘虏英军近万人,缴获英军飞机5架、坦克40余辆、装甲车及其他军用车辆近200辆,各型火炮160余门,不但重新夺回了大半个昔兰加尼和班加西石油矿区,更为北非战场变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月31日,意大利海军主力倾巢出动,掩护运输德军主力的船团进入班加西港。

此时,英国在地中海的陆海空力量正被德军即将发动的希腊战役(即玛莉塔作战)牢牢吸引在地中海西部,一时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源源不断的德军进入北非。

4月4日,德意志非洲集团军司令部进入班加西。

第二天隆美尔就受命指挥刚刚抵达的第五轻装甲师主力及第一六四步兵师一部在德国空军第廿六驱逐机联队第Ⅲ大队、第廿七战斗机联队第Ⅰ大队、第廿六战斗机联队第7中队、第二俯冲轰炸机联队第Ⅱ大队及意大利空军的掩护下驱使意大利第一军等部向托布鲁克杀去。

4月7日,德意军包围托布鲁克外围要点梅基利,英国前线指挥官尼姆中将和奥康纳中将同时被俘,英军前线指挥陷于一片混乱。

不得已梅基利守军主动突围,但被德军轻易遏止,为了保全手下生命,驻防梅基利的英军最高指挥官英军第二装甲师师长甘比尔·帕瑞准将及二千残军被俘,大批物资特别是德军紧缺的精炼汽油落入隆美尔手中。

由此托布鲁克的大门洞开了,英军被迫放弃除托布鲁克以外的全部意属利比亚,主力撤回利埃边境。

夺取梅基利之后,德意军顺势包围了托布鲁克,但是守军拒绝投降,这个时候小富即安的墨索里尼便命令德意军队以夺取托布鲁克为第一目标。

但是霍特大将和隆美尔都是拥有丰富经验的坦克兵指挥官,其中霍特是和古德里安一样德军最早的装甲师长,隆美尔指挥第七装甲师在法国战役中更有上佳表现,两人一合计,决定以行动缓慢的步兵包围并攻击托布鲁克,第五轻装甲军由隆美尔指挥直趋亚历山大。

且不说卡尔·阿道夫·霍利特将军如何指挥艰苦卓绝的托布鲁克围城战,但隆美尔的进攻让一心以为德意军不攻克托布鲁克便无法东进的英军最高指挥官韦维尔上将吓得面无人色。

然而此时,他手中的力量都在回撤过程之中,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军攻克作为利埃门户的哈勒法亚山和边境要镇索卢姆德国军队在北非和希腊的狂飙猛进,不但严重打击了英国及其盟友的有生力量,更让欲壑难填的日本人看到了昔日日不落帝国的孱弱。

日军内部所谓的南进派极力高呼“不要误了公共汽车”主张与德意一起东西瓜分英国的殖民地并借此彻底切断中国对外交通线、迫使中国整体或其中一部对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