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之前赵桐的回答不符合戴季良的心意,所以在回答骑兵第二师的问题时,何偶才特意在脑子里转了个圈:“刘桂五在反扫荡中牺牲后,骑兵第二师师长由张汉卿推荐的王照堃接任,不过副师长左世允是陕西人,虽然是靖国军的旧部,但由于乡籍的关系已经被我们拉过来了,通过他,我们架空了王照堃,骑兵第二师可以说大部分掌握在我们手中,王景阳现在连警衞营都指挥不动。只是王景阳的遭遇让李贵清很警觉,再加上其又是杨虎城、邓宝珊的旧部,所以第一四四师现在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几乎是一个独立王国。”
戴季良有些吃惊地问道:“第一四四师现在的控制区是?”
何偶才应道:“主要在热中、锦西和滦北,据说一四四师主力约4000人,外围还有1万多地方武装、土匪武装,另外还跟东北的抗日组织有联系。”
戴季良沉思了片刻决定道:“任命李贵清为热河省主席,副师长陈国宾升任师长。”
这是人为的制造矛盾,分化李部,堂堂正正的阳谋,让李陈二人别无选择:“再任命雪覃兄为冀热辽平敌后游击军总司令,统一指挥上述地区的敌后抗战。”
关于分化李贵清部的话题戴季良只不过点到为止,他真正关心的问题才刚刚摆上台面:“光夫兄,不计公秉藩、李贵清两部,河北省政府能直接掌握的抗日武装总数不足3万,力量相当有限,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何光夫表情一滞,然后面带苦涩的回答道:“主要还是粮食不足。”
戴季良当然知道冀西和冀热辽边都是出产微薄的山区,根本不足以供养3万多军人,因此,他提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质疑何光夫在敌后的碌碌无为:“粮食不足的确是存在的,不光是河北省,山西那边也是一样的困难,那你们就没有想过什么对策吗?”
山西显然是比河北更困难,毕竟整个山西境内差不多有14个步骑军、34个步骑师,几近三十万人,远非兵力只有十一的河北可比,但山西好就好在靠近西北较近,能得到西北的大力援助,因此,除了晋东、晋东北的华军相对比较困难外,其余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过得去的。
何光夫在汇报之前显然是深思熟虑过,因此,回答起来一点都不打磕绊:“河北省政府有过一些应对的措施,譬如强化征粮等等,但效果一般,所以暂时停止了在冀西等地的扩军,转而以发展冀南、冀中等敌后游击武装为主,目前已经在冀南、冀中等地发展了22个敌后游击区,大约有1万多名敌后游击武装。”
华北日军在河北的驻军只有3个混成旅团不足2万人,因此,在不计算河北地区的7万伪军的基础上,1万多人的平原游击队已经算不得少了,更何况:“在伪军中我们也发展了一大批暗子。”
“暗子什么暂时不说。”
戴季良再次打断道。
“光夫兄可知道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河北敌后有多大的实力?”
“国民党在河北敌后基本没有成建制的武装,最多也就是在平津保大有一些零散的谍报和锄奸活动。”
何光夫完全明白戴季良的担心在哪里。
“不过共产党在河北敌后很活跃,在冀西、冀南都有小规模的根据地,在冀中等平原地区也有零零碎碎的多个游击区,打着共产党旗号的抗日武装也有几千人的规模,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装备较差,补给能力很弱。”
“多数时候只能游而不击。”
戴季良冷笑道。
“但跟友军抢地盘时却很积极,还打着大义旗号通过制造仇恨扩大自身力量。”
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知道或者说符合自己主要判断的东西后的戴季良按下了电铃,不一会,一名副官出现在他和何偶才的面前。
“以军委会的名义给河北打电报,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断不能纵其壮大了”领了命令的副官并没有立刻退下,戴季良为此有些不悦的问道。
“还有什么事情?”
“主席。”
副官报告道。
“时间差不多了,该到参谋本部听取鄂西会战进展报告了。”
何光夫立刻会意的站了起来:“主席忙,那我就先告退了。”
戴季良却招呼住他:“别着急走,一起去听一听。”
何光夫摇了摇头:“这可不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
“说什么昏话呢。”
戴季良却把脸一板。
“虽然没有到任,但光夫兄你可是新任的鄂豫皖战区司令长官,鄂西战事有所不利,鄂豫皖方面也要通力协作,如何能不知战局发展。”
何光夫只好讨饶道:“是,是,是,主席说的是,职部糊涂了,还当自己是河北省主席呢,好了,好了,现在就陪主席过去。”
戴季良转颜一笑:“这才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