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反攻(二十六)(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78 字 4个月前

为了策应中央集团军群在津浦铁路黄河以北段的作战,1945年5月2日,华军第三集团军群孙楚部奉命发起石门战役。

此时,在石门正定周边的日军有第六十五师团11200余人。

经日军大本营同意,冈村宁次已在4月间下令将原独立步兵第一旅团、独立步兵第十旅团、独立工兵第三联队、第4通讯队等部计10400余人填入第六十五师团残部中。

从而在字面上恢复了第六十五师团的实力,不过由于独立步兵第一旅团等部之前就缺乏足够数量的火炮,因此,重生的第六十五师团依旧只能承担守备任务。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7300余人、独立混成第八旅团8100余人、独立混成第九旅团6900余人、独立山炮兵第24大队400余人、及第11装甲列车队700余人,合计总兵力约为35000余人。

并装备75mm以上口径身管火炮66门、120mm及82mm口径迫击炮80余门、37mm速射炮18门及装甲列车4列、轻装甲车8辆。

而华军第三集团军群则拥有3个军团6个军12个师及附属特种兵部队计14万人,装备包括18门105mm轻加农炮、24门90mm轻榴弹炮在内的150余门75mm以上口径身管火炮、81mm迫击炮及60mm迫击炮180余门。

两相比较,在双方都甚难得到己方航空部队支援的情况下,华军虽然在战防炮、装甲车、装甲列车等项上屈居一定的劣势,但在兵力及支援火炮两项占有绝对的优势。

再考虑到日军兵员素质下降导致战斗力迅速下降、华军老兵数量较多而导致相对战斗力上升及第三集团军群还可以得到日军侧后的国防军冀西集群及河北回民义勇队、预备第卅师、预备第卅一师(原冀西游击军)、独立骑兵第二师等敌后武装的策应等因素,因此,只要一线指挥官不出昏招、不刻意保持实力,石门会战的前景将是光明的。

当然,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多年以来日军在石门、正定等地修建了大量坚固的堡垒阵地,这些严密的防御体系,注定了石门会战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孙楚会不会因为前期的惨重伤亡而最终敷衍了事呢?谁也无法做出保证。

好在兰州的目的只是牵制平汉铁路沿线日军力量、分散华北日军的注意力、调动入关日军使之不能全力投入津浦路方向作战,并不奢望第三集团军群能拿出什么太好的成绩来……

从某种程度来说,兰州是猜中了孙楚或者说是晋方的心思,这不,石门战役刚刚才打了两天,孙楚便致电参谋总部,要求牵制北平以西驻蒙军、山西日军第一军等部,以免上述日军驰援石门一线,最终影响战局走向。

孙楚的考量恰好跌入了兰州的设计,于是兰州迅速命令第四集团军群赵承绶部发起晋东战役,以消灭日军第一六一师团并彻底截断正太铁路,将日军第一军余部封堵在山西境内。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晋方的非议,兰州也命令晋绥集团军群所属第十五军发起太原战役,以消灭山西日军第一一七师团并牵制作为山西日军唯一一支机动力量的小原兵团。

5月6日,兰州参谋总部又命令晋绥集团军群所属第六军发起张垣战役,以牵制、消灭日军驻蒙军当前所属唯一作战力量的第一一八师团。

华北大地烽烟四起,日军高层焦头烂额,不得已,冈村宁次只能一方面继续向大本营求援,另一方面再度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从预定投入津浦路战场的部队中抽出独立混成第一三二旅团(即原关东军第一国境守备队、东宁旅团)投向平西战场。

同时,冈村宁次还终止了从旅大、仁川等地渡海调兵至烟台等地的计划,将原本正在等待渡船的第三二零师团派往石门前线、独立混成第一三四旅团加强津浦路方向作战。

只是部队的调动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情况下,冈村宁次只能指望南线部队有所作为,于是,在支那派遣军司令部的直接指挥下,皖中的战事进一步升级。

1945年5月10日,自安庆出击的中路日军突破华军在肥西的防守,逼近合肥外围,皖中形势一时间有急转直下的威胁……

迫于日军凶悍的攻势,经兰州批准,国防军江淮前指命令合肥外围的第七集团军群各部,让开通道。

由于,合肥日军第六十一师团残部5000余人于5月12日与东路日军独立混成第六十二旅团、独立混成第八十九旅团1.3万人顺利会师。

且于5月14日重返合肥城区与中路日军第五十八师团所属步兵第五十二旅团、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独立混成第八十四旅团、独立混成第八十六旅团等部2.2万人实现合流。

正当4万余日寇准备再接再厉,继续北进之际,一个突然而来的噩耗把日军高层打得头晕目眩,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