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祝同牙疼般的倒吸了口冷气,是的,如果陈仪畏惧王耀武的兵锋,不做抵抗的话,那么就算蒋军方面控制了衢州、威胁了金华,兰州也最多口头谴责一二而已。
但反过来,一旦陈仪站出来了,那么兰州也就不得不为其做主了。
这个时候,倒是刘峙横下一条心来:“墨三兄,应该命令王耀武毫不动摇的消灭当面之敌,以最快速度进占衢州及衢州周边。”
在边上听了半天的熊式辉插嘴道:“经扶兄说得有道理,我们必须试探出兰州的底线。”
王启江大惊失色,极力反对道:“熊主席,委座,万万不可啊……”
可惜的是顾祝同的主意已定,因此,只听他不容拒绝的命令道:“来人,电令王耀武,当过危亡之际,望他克服万难,直驱衢州……”
6个小时后,兰州的底线被顾祝同测了出来。
峡江独立航空队的10余架轻型轰炸机轰炸了樟树、临江等地的蒋军营地,伤亡虽然不大,但让前线蒋军一日三惊,甚至国防军已经向新淦一线的假消息还第一时间传到了南昌城内,让王启江的参谋本部乱成一团。
雪上加霜的是,当天晚间,九江日军塘支队也开始向南昌方向展开牵制性攻势。
当然,南昌方面对此是有准备的,但作为一线警备部队的新编第十三师罗冠伦部和新编第十二师唐寅伯部,主体都是王陵基第三十集团军下属的川黔军余部,两师总兵力不过6000人,装备武器也仅有机步枪2800支/挺、迫击炮4门而已,根本不是塘支队的对手,甫一交火,便被日军打得抱头鼠窜,结果让日军顺利推进到德安城下。
南北两线突如其来的危机让顾祝同焦头烂额,于是他不得不采纳王启江的建议,首先在浙赣边境停火,然后命令王耀武部退回上饶。
与此同时,蒋军还进一步收缩防线,从新余、新淦迅速后撤到了丰城一线;借此希望稳住南线国防军。
在南线挖疮剜肉的同时,顾祝同还勒令王陵基率第七十二军军长陈良基、第七十八军军长杨文瑔率第三十集团军余部就地阻击。
勒令王劲久第十集团军所属第七十军陈孔达部、第九十四军牟廷芳立刻增援王陵基集团军,第十集团军所属第九十一军周士冕部也从南昌北移,为北方两集团军总预备队。
不过连周士冕部都北移了,南昌就彻底空了,没办法,经与刘峙、王启江等人的商议,顾祝同决定将宋希濂集团军调回南昌周边,同时将第三十七集团军所属新编第二军蔡劲军部调往万年充当赣东北会战的总预备队。
可惜的是,由于部队调动需要时间,而俞济时、罗卓英、李玉堂等人又不想再消耗自己的力量,因此,事实上赣东北会战在进行了短短的3天半之后,已经被彻底的搁置下来了。
九江方面出击的日军既感受到南昌北蒋军反击的力度,又得到浮梁方向日军的通报,也见好就收,双方的战线再次稳定了下来。
只是蒋军前后损失三万余人,除了夺得了赣东北和赣东的几个县城外,几乎一无所得,却在调动中损失了最后一点宝贵物资和所剩无几的斗志,可谓得不偿失至极。
眼见得苦心琢磨甚久的赣东北会战以如此局面收场,南昌国民政府的诸多大员们再也无法安坐了,于是几乎已经被遗忘在兰州的代表团再度回到了南昌方面的视线之中,雪片一样的电报再度发往兰州,当然,这一次国民党高层清醒了很多,考虑的基本上是自己的未来而不再为党国的前途争取什么了。
只是南昌政府完全是个筛子,其与兰州谈判的内容还没递到国防政府手中,便已经传了出来,结果王耀武、方靖、覃异之等一线指挥官们看到大佬们已经顾不得下面了,为了自身考虑,也纷纷私下派人与陈仪、吴奇伟甚至鄱中集群方面联络,而有样学样的底层官兵则掀起了逃亡、易帜的大潮。
随着整连、整营甚至整团的蒋军打着白旗向国防政府方面投诚,又倒逼着蒋军的师长、军长、司令们加快投降的脚步。
8月12日,第六军军长覃异之首先向当面的鄱中集群投降。
接着第二天,第五十二军军长梁恺、第九军长陈金诚也率部易帜,由此,南昌国民政府陷入了土崩瓦解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