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东方面军(2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651 字 2个月前

至于谭震林本人则出任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兼红军大学副校长,不过这裏就不赘述了。

等谭震林的声音散去,粟裕接口道:“根据中革军委和东方面军司令部的决议,现在命令如下:各军团利用冬季进行扩军和整顿。

开春雪化之后,新一军团,继续在浙西、浙北和皖南山区坚持根据地和游击作战。

新三军团立刻向浙南、浙东、闽北山区转移,开拓新的根据地,并依托新根据地与实施围剿的反动派进行长期斗争。

新二军团向闽西、赣南、赣东转移,开辟新的根据地……”

会议结束了,陈毅却唤住准备离开的新一军团长陶勇和军团政委何以祥:“总部向南移动后,新一军团将会承担最主要的压力,你们有信心坚持下去吗?”

陈毅的话没说错,目前看来,以晋军和东北军为主的第一集团军群是江南国防军系统中对新四军(工农红军)作战最积极的、装备也是最精良的部队,可谓是共产党最穷凶极恶的敌人。

不过对于新一军团来说,除了国防军第一集团军群外,万耀煌麾下的第十二集团军群在换装了日式装备后,战力也有所增加,同样对皖南的红军造成了威胁。

只是陶勇却以某种大无畏的精神回应道:“在山区打游击是老本行了,我就不信晋军、东北军就能比当年的蒋军更强了。”

中革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却苦笑道:“国防军进入江南以来,白区的老关系都已经用不上了,所以一段时间内,白区地下党组织将无法向苏区传递关键的军事情报。”

国防军南下后,公安总局利用汪伪、蒋系的情报,对共产党白区工委进行了大规模的打击,但这并不是潜伏中的共产党地下党组织无法发出必要预警的主要缘由,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无论国防军高层也好,亦或是第一集团军群各部,都是从北方调来的部队,与南方各派系之间的关系疏离,以至于严密复杂的共产党地下党组织一时间也无法把触角伸探到位,自然也就无从获得一些紧要的军事机密了,而即便通过周转的手段获得了一些军事情报,但时效性也无从保证,这才导致了新四军第一师、第四师的悲剧。

“白区情报传不出来,这的确是个问题。”

陶勇和何以祥商量了两句,回复陈毅到。

“不过请司令员放心,我们会把部队分散开,以连排为单位,和白军比赛钻山沟的。”

陈仪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比赛钻山沟,白狗子可是比不过我们的,不过,你们要记得,兵力能散开,也要能集中,只有打几个歼灭战,打痛了敌人,才会让他们对山区产生畏惧。”

任弼时补充道:“洛阳政府沿用蒋介石借刀杀人的手法,削弱异己,相信万耀煌、刘建绪以降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都不会为戴季良拼命的,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陈毅强调道:“打痛敌人,让他们畏手畏脚,你们就有了腾挪的余地,而且,你们在皖南、浙北坚持越久,就越有利于新二军团、新三军团在新区的发展。”

陶勇和何以祥不约而同的同时敬礼道:“请党中央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陈毅正准备挥手让两人离开,突然粟裕冲了进来:“司令员,政委,情况不大对劲,又两架白军的飞机三次掠过司令部上空,看来白狗子有所怀疑了,可能会派飞机来轰炸。”

陈毅脸色不变,衝着陶、何两人摆摆手:“你们回去吧,我这裏接下来也要转移了,有什么问题,通过电台联络……”

半个小时后,40余架从杭州起飞的运输机在16架轻型轰炸机、4架驱逐机的护送下,抵达姜湾镇上空。

又过了15分钟,整整2个连的空降兵携带数门75mm轻型榴弹炮和120mm迫击炮从天而降,并在轻型轰炸机的支援下迅速占领了姜湾周边山头。

为了掩护陈毅、任弼时等人及部分共产党中央直属单位撤退,粟裕亲自指挥总部人员进行阻击,但面对国防军空降兵装备的反战车火箭筒、仿德造MG42、国造卅四事半自动步枪的凶猛火力,以及时不时从天而降的密集炸弹,粟裕的阻击还是宣告失败,结果除了及时撤退的陈毅等人外,大约400名共产党中央警衞团官兵和700余名中央直属单位的党政干部被国防军毙俘,其中就包括4名中央委员和3名中央候补委员。

另有大约300名共产党中央直属单位的党政干部和同样数目的警衞官兵虽然在粟裕的带领下成功突围,但却和陈毅、任弼时等人失去联系,被迫向北转移,在经历了相当程度的困顿之后,才与新一军团实现汇合,组建了红军苏浙皖根据地。

陈毅、任弼时等人也在转移过程中兵分两路,陈毅和董必武带着新二军团去了浙赣边,任弼时跟着新三军团去了浙闽,但很快,三路红军在国防军各部的围追堵截下,损失了电台失去了联系,被迫各自应战,逐步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