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斯大林的反应(2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622 字 5个月前

而中国政府用于进军蒙古的军队主要布置在热河、绥远2个省份,作战兵力预计为1个方面军。”

华西列夫斯基追问道:“那么中国人有多少架飞机、多少辆坦克、多少门大炮?”

谢尔盖耶夫摊摊手:“中国军队在保密这方面做得很不错,我们只能获得为数不多的信息,目前已知道的是,中国人大约有800~1000辆坦克、700余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其中战车以装备37mm、40mm坦克炮的轻型坦克为主,并有少量装备的75mm坦克炮的中型坦克和装备88mm反坦克炮的坦克歼击车,轰炸机以美国生产的B-24/25系列为主,另外中国还能自行制造一些战斗机,但性能如何就不太清楚了。”

华西列夫斯基想了想,向斯大林报告道:“总书记同志,我们远东军区目前一共有207万军队,其中在日本本州有45万人、在北海道和千岛群岛有25万人、在萨哈林岛有6万人,滨海边疆区有35万人、阿穆尔州有30万人、外贝加尔地区有40万人、蒙古共和国有15万人,其余部队分佈在勘察加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地。”

布尔加宁补充道:“鉴于北纬38°20′以南的本州岛上有美军第6集团军、第8集团军总计1个装甲师、18个步兵师又1个空降师50万人,还有大约40万的中国军队,因此,在本州和北海道的驻军不但不能减少,甚至还要增加。

当然我们也能从现在开始就扶持日本同志组建军队,但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减轻我们的压力。

滨海、阿穆尔、外贝加尔和蒙古地区的驻军都是二线部队,也许战斗力超过中国军队,但在装备上,未必及得上获得大批美援的中国人。

至于萨哈林岛,以及勘察加、布里亚特等地的驻军虽然能抽调出部分来,但数量很是不足,提供的支持有限……”

华西列夫斯基想法却和布尔加宁略有不同:“根据总司令部情报总局同志们的报告,可以认定,中国人是在满洲方向实施防御作战,那么与之对峙的红军数量也就不必保持那么多,完全可以从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和外贝加尔边疆区抽调兵力,投入蒙古战场。”

华西列夫斯基快速计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数字:“应该可以从滨海边疆区抽调出15万人、从阿穆尔州抽出10万人、外贝加尔边疆区抽调出20万人,再加上从萨哈林岛、勘察加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一线抽出5万人,以及原本就驻扎在蒙古共和国的15万人,原则上可以确保编成2个方面军。

就算兵力上一时无法抽调出这么多,也可能将进攻用的技术兵器集中起来,在(可能发生的)战斗中压倒或至少和中国军队保持大体相同的水平。”

斯大林静静的听着两人的发言,最终反问道:“如果抽调滨海等地的兵力,谁能保证中国人不会发起新的攻势?”

布尔加宁顺着华西列夫斯基的思路向斯大林解释道:“中国在蒙古的军事行动或可以说是为了国家完整和统一,但若是对滨海等地发起进攻,无疑是对联盟发起全面战争,除非中国领导人是希特勒一样的疯子,否则他就不会如此选择,相信美国人也不会支持中国人挑起新的世界大战的。”

斯大林向莫洛托夫问道:“您的意见呢?”

莫洛托夫之前就在考虑外交部门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此刻听斯大林问道,他豪不打磕绊的回答道:“我相信美国政府是不会允许中国人挑起世界大战的,但也相信美国政府需要中国人在远东向联盟施加压力,以牵制、分散联盟在中欧、南欧,以及日本的力量,所以,为了避免英美的阴谋得逞,我不建议从欧洲或日本向远东调兵,远东红军应该借助自己的力量,完成协助蒙古人民军抵御中国军队的任务。”

说到这,莫洛托夫略有些迟疑:“现在的关键是两个方面:第一、我们不能削弱在日本的力量,这是红海军获得不冻港的关键;第二、我们要预判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这关系到红军能不能反击进入中国境内。”

扫了扫有所不解的众人,莫洛托夫解释道:“原子弹……”

布尔加宁忍不住反驳道:“美国人应该不会为了中国人投掷原子弹……”

斯大林毫不客气的打断道:“谁又能保证呢?万一中国人请求美国人以试验的名义在边境线上投下原子弹的话,红军是不可能承受如此高昂的损失的。”

面对暴君的呵斥,布尔加宁只好畏畏缩缩的退到了一边,此时,就听斯大林向贝利亚和谢尔盖耶夫吩咐道:“你们务必查清楚美国政府的意图。”

等两位特务头子点头应诺后,斯大林又衝着华西列夫斯基命令道:“请立刻通知远东方面,不,立刻设立红旗蒙古方面军,由马利诺夫斯基同志来担任司令官,并由您来负责整个远东地区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