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紧急集合的哨音在合江省第六保安区团的兵营里响彻了起来,正在用餐的官兵在错愕了片刻之后,忙不迭的丢下手中的家伙什,一窝蜂的涌出餐厅,在各自官长的招呼下,快速的排成了检阅队形。
只是还没等队伍彻底整顿完毕,区团长林逢仙中校便率着一干区团干部急冲冲的登上了检阅台,看到此情此景,个别心思敏锐的下级官兵心头立时打了一个搁楞,显然这并不是例行的突击检查,而是的的确确有事情发生了。
这裏先说一句闲话,所谓保安区团,是国防委员会对保安部队编制调整的结果,根据1946年年初的这次调整,各省保安司令部之下取消了原设置的保安总队,而以区团替代,除此之外,各省保安司令部还直辖3~4个由若干步、炮、工、辎连合成的机动作战群,而每个区团则下属若干县保安队及1个3~4连制的机动营,县保安队则依据各县的面积、地形、城镇分佈状况由若干排班组成,最大规模不超过250人。
当然,以上编制并非是绝对的,譬如桂系在南疆4省区便设立有配合桂军实施清乡作战的机动保安师,湘楚黔桂粤闽及江南剿总也因为匪患和剿共的原因将内地各省普遍设置的机动作战群升格为机动保安旅,实施剿匪任务,因此,衡量一省地方保安兵力的多寡还是要因地制宜,看各省实际的情况。
例如合江省第六保安区团就下辖虎林、密山、鸡宁、林口、穆棱、勃利等6个县保安队,并因为靠近中苏边境的原因,为了配合国防军作战,还下辖1个4连制的机动营,该营设机炮连和3个步兵连,装备有迫击炮、重机关枪等全套日式装备,尽管不能与边境线的国防军相提并论,但也堪称武备精良。
然而作为老东北军出身的区团长林逢仙中校此刻却没有了平日里的志得意满,只见站在高台上的他表情凝重的说明道:“两天前,当壁镇警察派出所遭到不明武装人员的攻击,密山县警察署派遣武装警察中队前去支援,结果遭到伏击,只有个别熟悉道路的警员侥幸逃回,目前,密山县和虎林铁路沿线已经进入全面警戒状态。”
一个警察中队也有七八十号人马,就这么被人家生吞干净了,谁会有这么大的实力呢?是日伪的残余?是没有被清剿干净的胡子?还是苏联老毛子越境了?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猜测涌上了第六保安区团官兵的心头。
“对于密山的警报,国防军东北前指十分关注。”
作为原伪满洲国东安省省会所在的密山县东安街一线的位置非常重要,否则也不会额外设置武装警察中队和武装铁路警察了,但武装铁路警察一般只负责护路,密山县的武装警察中队又几乎全军覆没,再加上担心袭击是苏军全面进攻的前奏,国防军不好轻易出动,因此,责任便压倒了第六区团的头上。
“指示省保安司令部派出得力部队对边境线后方进行一次梳理,密山属本区团辖区,负责清剿责无旁贷,因此,根据上峰指示,除机炮连第1排、步兵三连2排、3排外,第六机动保安营立刻整装出发,合同林口县保安队第5、6、7班,勃利县保安队8、9、10班于穆棱河东南地域实施严密排查,务必要抓住这帮王八蛋……”
看着心情忐忑的保安团员们根据指令返回营房整理行装去了,第六机动保安营营长陈学武少校皱着眉头跟林逢仙叫苦道:“区团长,穆棱河南面到边境,这一线全是山,只靠咱们区区一个营,只怕兵力是远不够的,再说了,万一是老毛子派兵潜过来了,那是要打大战的。”
“大战怕是打不起来的。”
林逢仙的级别高一些,知道的东西也更多一些。
“国防军在边境线上屯了几十万的兵,老毛子要过来,也是要磕掉几颗大牙的,现在就怕的是大打打不起来,小打伤筋动骨。”
林逢仙这话也是有道理的,不管最终是不是由国防军接手,但眼下来看,首当其冲的就是第六保安区团。
“当然,你说兵力的问题,我也跟上面反映过了,省保安司令部已经决定把第3机动作战群配给我们第六区。”
合江省保安司令部所属第3机动作战群兵力大致相当于2个第6机动营,如此一来,在穆棱河一线便有差不多1个团的兵力,力量自然是大大充裕了,只是陈学武还不满足:“司令部也是小气,怎么不干脆多调些兵来。”
林逢仙想了想还是决定向陈学武通报一二:“建林兄,眼下不光光是我们,第一区(同江)、第三区(牡丹江)、第五区(鹤岗)都有些不安定,省保安司令部才4个机动作战群,已经都押上去了,已经没有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