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雄,昨天大使馆来人了。”
看着做了一夜实验,刚刚回家的妻子,袁世凯的孙子、旅美博士袁家骝的语气有些凝重。
“政府请求我们回国主持国家科学院物理实验室的工作,当时我没有直接答应,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已经知道了。”
曾经参加过曼哈顿工程的吴健雄博士拉着丈夫的手走到餐桌边,压低声音叙述道。
“已经有人接触过我了,让我回国协助制造中国的原子弹。”
袁家骝大惊失色,幸好他还有理智,没有惊叫起来,饶是如此,他的声音也出现了颤抖:“制造原子弹?国内有这样的技术水平吗?”
“据说已经有了1公斤左右的铀238,并且完成过两次仿真爆炸,但似乎设计上有重大缺陷,所以需要我的经验。”
吴健雄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原本国内想请钱三强回国协助原子弹制造的,但是前不久中法在越南发生了武装冲突,钱三强短时间内已经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回国了,所以国家想让我回去。”
“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吗?”
袁家骝两眼发直,仿佛丝毫没有听到妻子后面的话一般,喃喃道。
“怎么可能?我们离开中国时,只有可怜的一点工业基础,怎么短短几年,就,就凭空有了生产原子武器的基础,还有了几公斤的核原料。”
“我也有些想不通,来接触的人倒说有光谱照片作为证据,但FBI盯得紧,所以暂时还没有看到,但是我相信,应该是不会骗我的。”
吴健雄其实心裏也没有底,但对国家的挚爱还是让她选择了相信。
“所以我正想和你商量,是不是应该回去。”
回去也就意味着要放弃在美国的一切,生活条件差一点也就算了,关键是实验的环境和前沿科技知识的获得无法保证,这对醉心于科学的两人来说是最大的煎熬;但不回去,是不是意味着对国家、民族的背叛呢?一时间两人都有些愁云惨淡。
正在恍惚中,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吴健雄走过去接起电话,电话来传来江苏同乡钱伟长的声音:“吴姐,我准备回国了……”
为了防止美国政府的窃听,钱伟长是用无锡土语说得,而吴健雄是太仓人,虽然方言上有些差距,但基本上还是能听懂的。
挂上电话,吴健雄对丈夫解说道:“国家请伟长回去主持国产喷气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他已经答应回国了,这几天就要走,临行前跟我们告别,可能再也不回美国来了。”
袁家骝的眉头拧得更紧了:“除了原子弹,国家还要搞喷气发动机?政府哪来的那么多钱?这还是我印象中积贫积弱的中国吗?难道是国家把负担转嫁给了普通民众?如果真是这样,可以算得上穷兵黩武了。”
袁家骝的意思很明确,真要是现在的中国政府以横征暴敛来的资金搞些门面建设的话,他是不会回国内去的,对此吴健雄倒是有不同的认识:“家骝,健全武备也是为了御敌于外,预防战争的一种手段,未必是穷兵黩武。”
“可是中国有多穷,我们是知道的,中国政府有多贪,我们也是知道的。”
袁家骝出身名门,但长期与母亲生活在农村,是知道中国农民的苦痛的。
“以压榨民众的财富,发展军备,岂不是又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老路。”
袁家骝有些宿命般的梦呓道。
“想想,如果原子弹落入暴君的手中,中国的将来会是怎么个样子。”
吴健雄也被丈夫的话给吓到了:“不,不可能吧,再说了,原子弹也没那么快研制成功的,不如先回国看看,如果真如你所说的,我是绝不会为这样的政府服务的。”
袁家骝担心道:“就怕回去了,就回不了美国了。”
吴健雄还是有些不甘心:“美国政府大约不会坐视中国政府绑架我们,再说了,华文报纸上不是对现在的政府有极高的好评吗?应该是不会出现你所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