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1日,雒阳参谋本部秘密调动国防军藏彝独立旅、白苗独立旅、僮瑶独立旅、山哈独立旅等部4.8万人开赴藏南,同时各地藏军22个代本1.1万人也接到命令开赴帕里宗、日纳宗的边境地段实施大规模的整训。
再加上藏军后方部署的西藏边防军所属第一高原骑兵军5个高原骑兵团、3个高原步兵团、2个高原骑炮团、4个驮马运输团1.7万人,至此,中国国防军应对印巴分治、肢解印度联邦的第二套准备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了。
为了配合国防军即将在印藏边境上展开的军事行动,中国驻外情报机构也加紧了在阿萨姆地区的秘密活动,先后赞助并一手促成了包括独立的阿萨姆国民大会党、阿萨姆人民党、阿萨姆自由党等在内的大大小小10余个阿萨姆地方政党。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因此,这些阿萨姆地方政党大多根据中方的意见,要求蒙巴顿勋爵同意阿萨姆省从印度独立,使之成为与英属缅甸、英属斯里兰卡一样独立殖民地或独立自治体。
而在蒙巴顿勋爵明确表示拒绝后,这些阿萨姆省的地方政党又在中国方面的合纵连横下,成立了所谓的“阿萨姆独立阵线”决心在和平请愿的基础上秘密准备武装脱离印度。
说起来,英印政府已经部分发现了中国方面的异动,特别是藏军向亚东地区集结后,英印政府驻亚东商端口的商务专员便在第一时间,向英印政府报告了中国藉着印度独立发起军事行动的可能。
但由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趋于瓦解,驻印英军已经全部向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大城市集中,因此,无力阻止中国政府在中印边境线上的军事调动。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国际政治搞屎棍闻名于世的英国政府对于中国政府贸贸然介入印度独立,其实也是欢迎的。
在英国政府看来,中国政府唆使阿萨姆邦独立的行动将会造成独立后的印度自治领、印度共和国与中国现政权间永久性的对立情绪,这就为英国政府继续保留对独立后的印度政府的影响提供了可能。
因此,英印政府一方面漠视中国在阿萨姆省的间谍活动,一方面又故意将阿萨姆人独立的想法转告给印度国大党方面,借此挑起印度教徒与阿萨姆人的矛盾和冲突。
于是乎,曾经在加尔各答爆发的大规模种族仇杀,又在阿萨姆境内展开了。
只是中国政府已经利用藏南漫长的边境线向阿萨姆人走私了上万件武器,虽然都只是些汉阳造、中正式、捷克步枪、日造村田步枪之类的杂式枪支和驳壳枪、南部手枪等自衞武器,且弹药补给困难。
但比起印度教徒手中的大砍刀来说还是更加犀利,以至于挑起种族仇杀的印度教徒反被阿萨姆人杀了个落花流水,短短几星期内,就有3万印度教徒被杀,20万印度教徒仓惶逃离阿萨姆邦和比邻的特里普拉土邦。
看到使用武力比和平请愿似乎更有效,阿萨姆独立阵线中的强硬派便愈发的得势了,在他们的请求下,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阿萨姆地区的售武行为,大批藏军更换下来的老式武器源源不断的流入阿萨姆省境内,阿萨姆独立武装“人民自衞队”也由此成立起来。
面对阿萨姆省日趋恶化的形势,英国政府不得不在当年的3月17日,向中国政府提出严正抗议,要求中国封锁藏南边境,停止向阿萨姆省走私武器,并要求中国方面撤出锡金边境的军队。
其实,英国政府也知道空洞无力的抗议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此,经过一番内部折冲之后,英国政府便于3月26日,正式向雒阳临时政府提议,就重新确定野人山一线缅西北边境展开双边会谈。
考虑到印度分治还未实现,印巴战争尚未开打,以及掩护藏南交通补给困难等因素,雒阳政府决定暂时后退一步,同意约束军方在阿萨姆方向的行动,并在权衡再三后同意与英国重启中缅边境谈判,借此掩护海德拉巴行动的实施。
当然,中国政府之所以会暂时放缓北印度的行动,并非被英国人抛出的香饵所引诱,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蒙古方面的风云突变。
1947年3月22日,经过一个冬天补充的苏军在饶乐省和定襄省发起了春季反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防军控制了饶乐省之后,整个外部环境反而恶劣起来。
国防军不但要在满洲里至海拉尔一线留滞大量兵力守备,还额外增加了在颐伦察布、巴彦东、巴彦鄂博、西乌尔特等乔巴山外围防线的守备任务,再加上博尔集亚-桑贝斯铁路在进入蒙古境内后与中东铁路之间没有交汇处,乔巴山与海拉尔之间数百公里的距离必须要靠卡车和骡马运输。
因此,北疆前指只能要求第七军分别设立满洲里-海拉尔集群和乔巴山集群、第十三军分别设立达兰扎嘎歌德集群和赛音山达集群,借此对4处战略要地实施要点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