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补充和印尼局势(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63 字 2个月前

“大总统,根据美国军事顾问团的通报,以及我军在印度独立联盟军中观察员的报告,在昨天刚刚结束的西孟加拉战役中,联军在杰马勒布尔一线击溃了印军第十六步兵师,迫使印军第二军整体崩溃,现在印军第二军残部已经杜尔加布尔方向撤退,伊斯兰民兵师和海德拉巴王国军第二师正在追击之中。”

站在戴季良面前的寿明上将如是报告着,这位前陆军参谋长目前是大总统府首席军事咨议官。

大总统府办公厅之下设有经济、金融、党政、军事、外交、科技等多个咨议组,说白了就是戴季良在各个方面的智囊。

等这一任两年的咨议官做完了,他就可以退出现役回乡发展了,至于届时是从政还是从商亦或是务农,则要看戴季良对他的支持力度了。

戴季良一边听着寿明的解说,一边翻看着手中的报告,良久之后嗤笑道:“印军充斥着大量不合格的老兵和海量的新兵、联军中70%的士兵更是连枪都没有开过几回,两支烂部队互相比谁更烂,也算是千古奇观了。”

戴季良说的没错,这又是一场比烂的战斗,这不,联军方面有着火力和兵力上的双重优势,却迟迟不能击退进攻的印军,而印军也不顾自己多项短板、一味采用正攻法死拼硬打,战术呆板生硬,最终生生把自己的有生力量消耗一空。

倒是加尔各答城里的印度第一军还有些小聪明,知道趁着西孟加拉战役的进行,纠集余部冒死反击,但准备工作实在是太粗糙,行动居然完全被巴基斯坦驻加尔各答城内的外交专员公署所查知,结果原原本本通知了联军方面,从而使得出战的印军遭到泰米尔国民军第二师优势火力的痛殴,伤亡惨重,不得不扼腕而归。

若由此判断的话,印军第二军的不间断强攻倒也不是鲁莽之举,但可惜,东面配合的事情被第一军给搞砸了,否则,结果也很难预料。

“既然印军第二军后撤了,那么联军是否便有余力发起对加尔各答的进攻了?”

戴季良想了想,很是关心的向寿明问道。

“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联军方面进攻加尔各答的报告。”

寿明随即为戴季良做了仔细的分析。

“一方面,联军似乎是在等待泰米尔国民军第五师的到来,另一方面,据可靠消息显示,泰米尔人和海德拉巴人对由谁来夺取这座名城重镇还有分歧,另外,尼赫鲁已经宣布要将加尔各答变成斯大林格勒了。”

“斯大林格勒?”

戴季良冷笑两声。

“也是,泰米尔国民军5个师,按美军轻步兵师规制,也就7万人,再加上战损,能攻入加尔各答城内的一线战斗兵至多4万人,若是印度人真有殊死一战的决心,放手发动人民武装的话,倒不是不可以一拼,但印度人有这样的决心意志吗?至于联军有分歧则更不令人意外了,加尔各答好歹也是全印度最大的城市,谁抢下了都能大发一笔横财,财帛动人心呢,就算是世界首富也是见不得钱的。”

说到这,戴季良一皱眉。

“不对呀,海德拉巴军的2个师不是还在追击印度第二军吗?还有余力和泰米尔人争夺由谁进攻加尔各答吗?”

寿明也不清楚联军方面在搞什么鬼,倒是戴季良眼珠一转自己想了通透:“穆斯林进入加尔各答肯定是一场大屠杀了,想必美国人也会压制阿萨夫·贾赫七世的,而海德拉巴人虽然听了美国人的话,但米尔·奥斯曼·阿里汗想来也是很不甘心的,所以高层还在讲数。”

戴季良盘算了片刻,终于摆了摆手:“东线现在美国人说了算,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事。”

既然不管东线,那就只能管管西线了:“伊斯兰志愿军的补充部队到了多少?”

寿明查了查手中的文件夹,答道:“有美军航空队帮着运兵,截止至昨天晚上9时,已经3.26万名回民新兵抵达马德拉斯,其中有1.25万名已经递补至一线,伊斯兰志愿军第一军目前是90%满员,第二军方面也达到70%的满员率。”

“军械方面呢?”

戴季良追问道。

“根据我们与海德拉巴人的协议,我们已经输送了总计7个师的全套装备,还有3个师的装备正在海上。

大口径火炮方面,海德拉巴人已经接受了35门150mm日造榴弹炮、44门105mm日造山野炮、20门150mm日造中迫击炮……”

戴季良摆摆手,打断道:“和海德拉巴人的协议,我是不管的,我只想知道伊斯兰志愿军该接收的武器现在整补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