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印军各级指挥机关交流不畅的情况下,伊斯兰志愿军不出意料的发起了至今为止最强的一次反击。
当天晚上9时许开始,城内的志愿军开始全面反扑,而Sannur-Wacha之线的印军也遭到了包括迫击炮、榴弹炮在内的轰击,机关枪声、步枪声、手雷爆炸声此起彼伏,包括Sannur-Wacha作战群和城内第16、第100、第177、第106、第200、第300步兵旅各部都被当面的伊斯兰志愿军各部所缠住。
就在各路印军不克分身之际,开进至皮马河和默哈冈一线的志愿军4个旅也以孤注一掷的态度加入了战斗。
志愿军坚定不移的实行南北对进,面对进军道路上的小股之敌,采取一冲而过的办法摆脱纠缠。
对于数量较多的敌军阻击部队则用个别连排进行火力牵制和佯攻。
黑夜中,包括第4、第39、第49、第157步兵旅在内印军外围守备部队不辩对手虚实,只以为志愿军的攻势是针对己部。
于是只顾得死守和呼叫上级增援,这不仅让志愿军直扑古尔伯加城区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更加剧了印军自身的混乱,使印军分不清志愿军的主攻目标,只能朝令夕改疲于应对。
6月22日零点20分前后,南北两线志愿军开始陆续冲入古尔伯加城区,首先便将印军各旅设置在城郊的指挥部、后勤补给单位和炮兵阵地给搅了个天翻地覆。
在迅速击溃印军6个旅布置在战线后方的预备队后,志愿军解围部队继续向城区内部挺进,并在当日1时50分左右分别在南部新城区的Kotnoor、Layout,北部老城区的Nandi、Tudkur等社区与内线守军实现会师。
会师后的志愿军各部随即扫荡整个古尔伯加城区,将陷在城内的印军6个步兵旅不断分割围歼……
古尔伯加城外的印军并非没有试着向城区内投入兵力,Verma准将就在Sannur-Wacha作战群通讯单位接收到各种狂乱的呼救信号后,不顾当面志愿军牵制部队的攻击,将全部3个团的装甲骑兵部队派往古尔伯加东城助战。
只是1000多人的救援兵力不过是杯水车薪,90余辆薄皮大馅的装甲车也无法抵御志愿军的各种反坦克武器的攻击,因此,Sannur-Wacha作战群救援部队最终是功亏一篑。
22日,凌晨4时左右,志愿军已经将大部分城内印军或分割或消灭,志愿军指挥部由此脱出手来,集结了若干临时作战群,配上缴获的印军大炮,开始出城对城郊城外的印军阵地实施打击。
原本就在志愿军牵制部队的干扰下暴露了自身火力布置的印军第4、第39、第49、第157步兵旅各部根本挡不住加强火力后的志愿军攻击群,最终只能放弃昨天白天才建筑的临时阵地,仓惶的向没有枪声的地方逃去。
唯有得到装甲骑兵反击失败报告的Verma准将最为冷静,第一时间得出4个判断:
第一、志愿军的优势已经无法撼动。
第二、志愿军在打散城内印军后会针对城外各路印军连续作战。
第三、由于志愿军并未经过Sannur-Wacha一线向古尔伯加进军。
因此,志愿军肯定还不清楚Sannur-Wacha作战群有多少的剩余力量,也未必会第一时间对Sannur-Wacha作战群进行攻击。
第四、天亮之后,志愿军判明情况后,必然会向被截断后路的Sannur-Wacha作战群发起进攻,Sannur-Wacha作战群是不可能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坚守阵地的。
基于这4个判断,Verma准将不经请示第四军司令部,便下令各部放弃重装备,随着他集结突围。
由于Verma准将行动迅速,Sannur-Wacha作战群抢在志愿军反应过来之前,便绕过古尔伯加城区向肖拉普尔方向实施了转进,在转进路上,Sannur-Wacha作战群多次吸纳印军各部溃散部队,还陆续击破了志愿军多股牵制、阻击部队,给志愿军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损失。
不过Verma准将试图解救第4步兵旅的行动被天亮后赶到的联军空军所挫败,丢弃了绝大多数防空武器和火炮的Sannur-Wacha作战群根本无力阻挡联军空军的轰炸,Verma准将只好一面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一面拜托梵天照顾同侪……
战至22日下午4时,古尔伯加城内外的枪炮声逐渐停息。
能逃的印军都已经逃走了,不能逃的或已经被歼灭或已经向联军投降,而联军各部或因为多日苦战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或为了防止印军施以回马枪导致重大损失,都自觉的放弃了追击。
比德尔-扎希拉巴德-古尔伯加战役这才算是正式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