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分裂(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43 字 4个月前

1949年9月27日下午6时15分,时任大藏大臣的池田勇人走进了位于东京霞关的内阁总理府,在此之前还有法务总裁殖田俊吉、内阁副总理兼厚生大臣林让治、通商产业大臣稻垣平太郎、建设大臣益谷秀次、赔偿厅长官山口喜久一郎及兼任经济定定本部、中央经济调查厅、物价厅三长官的青木孝义等一行数人先后抵达总理府。

看到谒见总理大臣吉田茂的人中大多数都是负责国民经济重建和发展的专家,总理府的工作人员还以为今晚上的会议是商讨重振日本经济的呢,但事实上,会议伊始,兼任外务大臣的吉田茂就向与会者通报了一个噩耗。

“诸君,苏联占领区内的北日本治安委员会已经正式拒绝参与赔偿厅的工作,按他们的话说,把日本拖入战败深渊的是军阀和财阀,因此,不能由日本的人民来替他们来承担痛苦。”

吉田茂语带悲怆的说道。

“可据冒险穿过分界线从北方逃回来的民众报告,北方治安委员会已经和苏联人签署了赔偿协议,除了已经被苏联人拆走的工厂,预计北边还要在未来十年内向苏联人陆续赔偿总价值30亿卢布的黄金、铜、煤炭、粮食、纺织品、海产品,所以他们没钱向英米支等盟国进行赔偿了。”

对于盟国方面把日本当成砧板上肉,随意宰割的现实,在场的人都十分的悲愤。

然而东京大审判刚刚结束,鉴于中国政府的坚持,受审的甲级战犯中只有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人为20年有期徒刑,其余全数被处于了绞刑。

再加上在中国、朝鲜、东南亚被处于死刑的乙级、丙级战犯,其总数已经超过了2万名,被迫强制劳役的更是超过60万人,这一可怕的事实,几乎粉碎了日本人的民族自信,使之不得不真正认识到日本现在是基本亡国了。

吉田茂说完,气氛压抑的会场沉寂了良久,好不容易,赔偿厅长官山口喜久一郎开口道:“北方那些家伙不给钱就不给钱,反正多了他们的钱,也不够支那人狮子大开口的。”

山口喜这话是有因头的,由于中方咬死了要日本连本带利赔偿从1874年侵台开始直到日本战败前对中国造成的损失。

因此,赔偿数字极其巨大,是吉田茂政府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但一连三界吉田茂政府都拒绝接受中国政府提出的索赔数字又能如何,还不是得眼睁睁的看着中国方面派人把九州和关西等地的工厂拆卸一空。

眼下,随着英联邦军队从日本撤出,美国兵大肆复员,中国军队成了盟军占领日本的主力,有赖中国军队抵御占领北日本苏军的盟总,更是对中方将拆迁扩大到东京周边行为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便让试图恢复日本国民经济的吉田茂政府有些束手无措了。

什么?日本政府完全可以发动人民阻止中国政府抢走机器。

不好意思,战争结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恢复足够数量的稻米供应。

战前日本也是不能粮食自给,但当时有从中国、朝鲜运来的大米作为补充,普通日本人虽然吃不起多少,但不至于饿死,如今从中国和朝鲜输入大米的途径被人为切断了,基本典当、出售了自己全部财富的普通日本人连从黑市购粮都做不到。

因此,就只能饥一顿饱一顿挣扎在求生不得求死不愿的无间地狱。

中国人拿着粮食做诱饵,再有民族自尊心的日本人也拒绝不了口腹之欲的诱惑,从而主动帮助中方拆走日本宝贵的资产,甚至还有部分技术工人、技|师和工程师干脆被中方用极低的工资聘用回中国,成了帮助日本最大的对手重新崛起的助力。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所谓1500亿美金的战争赔偿,不过是支那人勒死我们的绳索,只要我们不答应赔款数字,我们与盟国的和约就不能签订,占领军就不可能撤走,进而日本也就没有自主发展的余地。”

通商产业大臣稻垣平太郎咬牙切齿地说道:“根据通产省的调查,除开苏占区以外,支那人已经拆走了日本全部的有色冶金工厂、59%的工具和轴承制造工厂、52%的船舶制造企业、44%的酸碱化工企业、85%的发动机制造企业、全部的石油炼化和合成橡胶设备。

以及55%的纺织机械、43%的水泥生产设备、51%的铁道设备、49%的矿山设备、55%的电力设备、37%的造纸设备,并掠走了120万吨的商船。

而在日本国内仅存的工厂中,所有纺织企业都掌握在支那商人及支那黑帮手上。

一半以上的水泥生产工厂和近五分之三的粮食加工工厂也掌握在支那人手中。

支那人还掌握了日本52%的煤炭生产。

铜矿开采及出口的80%也被支那人控制。

支那人还在继续拆走我们的造船厂、钢铁厂,甚至还在不断掠走我们在战争中储备下来的各种金属原料和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