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宣战(2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40 字 4个月前

“不用吃那么多的苦头……”

正说着,雨停了,骄阳重新统治了天空,气温在短时间内向上攀升了一节,于是刘炳昶撇下朱定深,用舰内播音系统向全船下令道:“各舱室上甲板活动……”

听到广播,有精神打牌赌博的炮兵营官兵立刻唤醒没精神躺倒睡觉的官兵,在各级军官的领导下,在舰员的引导下一队队的走上甲板,满满当当的塞满了整个甲板空间。

朱定深见部下们都从暗无天日的船舱内走了出来,他也重新回到舰桥上,并从刘炳昶手中拿过大话筒,放声道:“弟兄们,我们快到了。”

某种波澜在甲板上酝酿着,朱定深因此,继续道:“都已经到这份上了,别他妈的做小儿女的样子了,我们是军人,只要一天还穿着这身皮,就得听上峰的指令,死在哪不是死,好歹中央还答应一旦打赢了,大头兵都分50亩地呢,好了,啥都别想了,听我口令,立正、稍息,立正,军操第一节,预备……”

炮兵营官兵正预备着,可就不听朱定深往下继续,于是众人放眼望去,之见朱定深的视线死死的盯着远方,而正在驾驶舱里的刘舰长也快步出现在舰桥上,手里还端着望远镜。

出事了?众人齐齐扭头望去,但人挤人,只有靠在船舷一侧的才能抢占最有利的位置。

尽管看不见,但隐隐传来的枪炮声还是入得耳的,一众官兵如百爪挠心一般骚动难安,而扑向船头火炮位置的舰兵则更是加重了官兵们的不安,幸好刘炳昶曾在美国海军中服务过,也参加过几次太平洋岛屿的登陆作战,临场不乱的他立刻抢过朱定深手中的话筒,大声命令道:“各队依次返回舱房,等战斗结束后再行通知……”

按下已经感受到战场气氛的炮兵营官兵不说,护航编队的2艘护衞艇正朝着冒出来的印尼小艇冲杀过去,打着印尼国旗的2艘小艇都是80吨级的原日军第102号型驱潜特务艇,艇上只有1挺13mm机枪,根本不是拥有40mm炮的长山号和拥有25mm炮的长河号的对手,只能凭借着较快的速度狼狈逃窜。

“注意了,印尼人可能还有其他船只。”

看着身边的护航舰船被引走,刘炳昶有些不安的命令道。

“向梅川号发报,请他们加速前来护衞。”

巴克利级护航驱逐舰的航速最高为23.5节,梅川号肯定不会拥有建成时的速度,但依旧能跑到22节,西贡号曾在挪威海域受到重创,修复后速度也仅能保持在21~24节,因此,即便两舰开足马力,也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才能赶来与运输船队汇合。

“打信号给黎江号,调头,我们北上一段。”

刘少校又命令道。

“等与梅川号汇合了,我们再折返南下,最多浪费半个小时,误不了事的。”

正当两艘中国海军运输舰缓缓调头之际,果不其然,又是两艘印尼舰艇从巴韦安岛方向杀了出来。

相比刚才的两条印尼军舰,这两艘吨位略大、速度略快,根据戴笠控制的南洋情报系统提供的报告,目测应该是印尼政府接收的日军第103号型驱潜特务艇。

第103号型驱潜特务艇装备有1门单装50mm短管舰炮和1门单装25mm舰炮,火力较之前两艘印尼军舰更加猛烈,且操船的水兵和维护的机工大都是滞留印尼的日本兵,对梅川号和合阳号的威胁显然要更大一些,因此,梅川号和合阳号上的水兵便不待印尼军舰靠近,便用两船船头也是全船唯一的3英寸单装火炮对其实施阻拦射击。

印尼军舰一面发炮还击,一面穿行在大大小小的水柱中逐步向漓江号和合阳号逼近。

迫于对手的威胁,运输编队长刘炳昶只好用明文向对手发报:“这是中国海军舰船,你舰的行动已经构成了战争行为,请立刻停止向我舰攻击,请立刻停火,否则,印尼海军的行为将导致两国间的战争。”

印尼海军也不知道是船上的电台是坏的,还是根本没有加装电台,因此,对中国运输舰的来电置之不理,继续向中国运输舰发炮逼近。

但漓江号发出的电波却很快被马辰、泗水乃至巴厘巴板和新加坡等地的电讯机构截获,一时间还没等海战分出个子丑寅卯,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中国和新生的印尼政府进入了准战争状态。

45分钟后,当后方护航编队兼程赶到,用更加猛烈的炮火将2艘悍勇的印尼军舰撕成碎片之际,同样截获了梅川号电文,被倒打一耙成了挑起战争罪魁祸首的印尼政府在雅加达紧急发布公告称:“鉴于中国政府不断向印尼叛乱组织提供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援,破坏印尼统一,因此,从即日起,印尼共和国与中华民国进入战争状态。”

印尼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居然敢向五强之一的中国主动宣战?虽然中国这个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不过是虚名而已,但能够法、苏、英三大列强扳扳手腕的中国可不是荷兰人能相提并论的鱼腩,难不成印尼人还有其他什么底牌吗?

不管印尼人的依仗是什么,印尼政府的宣战书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这不,又过了半个小时,中国政府宣布向印尼宣战。

接下来的这一天中,朝鲜政府根据《中朝军事同盟条约》、南坼政府根据《中南兄弟条约》、柬埔寨政府根据《中柬军事同盟协定》、越南政府根据《中越同盟及军事合作条约》相继向印尼宣战。

第二天,兰港南华共和国和巴邻旁共和国也宣布与印尼开战,至此,中国主导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的格局隐然出现,这就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严重不安,某种程度上印尼人的目的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