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新军制(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26 字 2个月前

戴季良一边戴上老花眼镜,一边冲衝着面前的众人吩咐道:“可以报告了。”

在参谋总长陈峰涛的示意下,担任参谋本部第一副总长的牛策勋首先开口说道:“大总统,我在地方上的时候就发现战后的军事改革有一些问题,后来跟陈总长、德国顾问团进行了交流,决定对现行军事体制再做一些必要的调整。”

戴季良对牛策勋的话不置可否,事实上,他完全清楚军内的派系斗争,甚至还亲自出面推波助澜。

若不是他一力坚持,前任总参谋长马康又怎么会因为青光眼和白内障就匆匆离职休养。

若不是他干坤独断,和马康不对盘的陈峰涛又怎么会升任参谋总长、留德派一派的牛策勋又怎么会顶了留日派魁首之一的培模当上了总参谋部的老二。

因此,对于陈、牛二人当了总参的家后开始会不会进行一番“整理”并不感到意外。

所以,戴季良不置可否的边看文件边点头道:“文亮,不用管我,你继续说。”

虽然看不出戴季良的态度,但已经正面和马派(留日派)扛上的牛策勋并无退路,只能咬着牙继续道:“马老总主导的战后军事改革一方面裁剪了大量的普通官兵,另一方面却也留下了大量的不合格的高级军官,甚至为了安抚这些不合格的高级军官,设置了相当多的职位,这显然是不利中央下一步的军事变革的。”

戴季良当然知道,所谓不合格的高级军官指的是东北军、晋军、川黔军、蒋军等各方留用将领,不过这其实不管马康什么事,毕竟抗战刚刚胜利,雒阳的吃相不能太难看,免得那些人在外面嚷嚷着中央处事不公,最终影响国代及大总统选举的结果。

只是戴季良并没有因此,为马康辩护,只是淡然的反问道:“那么如今总参的意思是合并和裁撤数量过多的各地前指喽?”

陈峰涛应道:“大总统英明,总参经过调研,建议将东北地区的北满前指、南满前指还有北疆前指合并为国防军东北边防指挥部,将朔方前指、华北前指合并为国防军蒙古边防指挥部,将西疆前指、蒙西前指合并为国防军西北边防指挥部,将华西前指、西南前指合并为新的国防军西南边防指挥部,将南疆前指和华中前指合并为国防军中南边防指挥部,将东南前指和江南前指合并为新的国防军东南方向指挥部,将江北前指调整为国防军东部方向指挥部,将原西北前指撤销与中央直属区归并……”

牛策勋补充道:“各指挥部的辖区可能会做适当的调整……”

戴季良飞快的翻阅了一遍总参的报告,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头:“合小为大,更好的调配战区军力和资源,这是不是总参做出相关提议的依据?”

在得到陈峰涛的确认后,戴季良追问道:“那怎么限制地方的离心倾向呢?”

一直没有开口的总参第二副总长王保元大将答道:“前指合并后,新成立的各指挥部下辖兵力增加,的确有了对抗中央的本钱,当然,这种对抗不是战前那种割据势力与中央的对抗,而是类似关东军与日本军部之间的对抗,但无论如何对抗总是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正是考虑到内耗,总参建议将如今的军改编为集团军,并适度强化各警备司令部的力量。”

姑且不说将军改编为集团军是怎么个把戏,适度强化地方警备司令部的建议就很玩味了。

须知道,现在各地也有不少的地方警备司令部,不过大多都是空壳,下辖有一些工兵、宪兵、医护、勤务单位,但却没有实质的战斗部队,与其说是用来镇戍地方,不如说是用来安置那些不好打发回家的将领。

虽然感到意外,但戴季良并没有表态,只是说道:“具体说一下吧。”

牛策勋把一份编制表放在戴季良面前:“大总统,现行的军制是由6个战斗旅和6个支援旅组成1个野战军,原意是降低抗战时期我军1个军下辖6个战斗师时的指挥难度,但依据我在地方上的经验并根据总参调研组在各地的调研结果来分析,军一级的指挥难度并没有随着部队兵力减少而减少,反而因为合成的缘故有所增加,也就是说,我们的高级将领还有很大的不足,不足以指挥现在这样规模的多兵种合成兵团,正是有鉴于此,总参建议裁军复师,重建师一级的指挥层级,然后由若干师及直属部队合成集团军。”

“具体来说,就是1个合成集团军下辖3~4个野战师和若干营、旅级的支援单位;1个装甲集团军由2~3个装甲骑兵、装甲步兵师及若干营、旅级支援单位合成。”

牛策勋有条有理的说道。

“当然野战师、装甲师并不一定都是满员,依旧可以沿用战备、警备、补备等原有的设置;同时鉴于各集团军平时由中央直接管理,战时才移交指挥权给地方指挥部,因此,抽调部分原野战军部队加强各警备司令部便顺理成章了。”

“你们的意见,等于是将原来的前指变为集团军。”

戴季良心中计算了一下,发现按照总参的计划,以1个集团军辖4个师计算,正好等于原来的2个军,而一般的前指也不过是辖2个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