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13日,大总统府办公厅侍从处二等侍从刘维因少校和屠民波上尉坐着一辆杭州笕桥空军基地的普通型吉普车。
这是战后的美援物资,因为数量巨大,到六十年代依然在军中部分使用。
驶入了位于杭州西郊的国家警察东南第三疗养院。
在经历重重检查之后,两人终于见到了疗养院的院长吴友林警察少校:“吴院长,大总统抵杭后,预定第二天下午到访贵院,所以办公厅安排我们事先进行安保检查。”
吴友林仔细的核对了两人的身份证明和相应公文,然后又拨打保密电话进行查证,等确认两人的身份和使命之后,站起来抱歉道:“刘少校,屠上尉,真不好意思,兄弟这边责任重大,所以不得不郑重其事,有所怠慢,还请两位海涵。”
刘维因笑道:“吴院长忠于职守,我们配合是应当的。”
简单客套两句后,刘维因说道:“我们也是责任在肩,所以请吴院长引着我们看一看吧。”
吴友林不敢怠慢,引着两人走到码头,上了一条铁壳机动船,等机动船突突突的驶离码头这才向两人大声介绍道:“第三疗养院一共占地1600亩,最外围由温带灌木丛和常绿林包围,中间是芦苇沼泽和联通的水道,只有最核心的疗养区有100亩的耕地及40余户院落。”
屠民波上尉看着曲折的水道有些发晕地问道:“这么说的话,沿着水道不是很容易进出?”
吴友林解释道:“的确看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水道有很多岔道和断头路,如果不掌握全局图的话,兜兜转转10来天也未必能走到核心区。”
刘维因责问道:“只是靠水道迷宫是不是有些不保险?”
吴友林答道:“设计之初便已经考虑到了,所以规定是每个小时都要巡逻一次。”
说着,吴友林指着在芦苇和林荫中隐现的了望塔一角补充道:“整个院区内一共有29个了望哨塔和4个警戒待命区,以及6条巡逻艇,实行24小时的不间断警戒,以确保没有一只苍蝇能逃过警衞人员的视线。”
屠民波衝着了望哨的位置看了看,问道:“守备的兵力有多少?”
由于上峰要求对来人知无不言,所以吴友林把核心机密和盘托出:“名义上疗养院是属于国家警察的,实际上本院是联合机构,除了1个中队的武装警察外,还有30名国家宪兵、20名公安警察和15名保密局的工作人员,其中保密局和公安警察多冒充医务和普通服务人员,国家宪兵负责核心区安保,武警负责外围警戒,对了,还有15条军犬充当警衞。”
刘维因听罢,想了想,提前告知道:“大总统莅临前一天,总统衞队会暂时接管疗养院的一切防务,除了吴院长你留下来充当引导外,其余人员这两天全部集中于院办公区,届时会有高级指挥官安排大家学习和观看电影。”
吴友林当然知道是戴季良的关防容不得自己插手,因此,理所当然的应承道:“明白,我一定安排妥当,届时所有人员我会统统安排到院办公区操场露宿的。”
屠民波提醒道:“军犬也看好了,免得到时候为了避免冲撞大总统,衞队直接开枪。”
吴友林一个激灵,忙点点头,此时,就听刘维因故意打岔道:“裏面的物资是怎么控制的。”
“裏面的人自种自食,其余的生活用品,每半个月供应一次,有意外损坏的和特殊要求的,递上报告来,基本上2天内予以满足。”
说起这个问题,吴友林解释道。
“当初大总统是有指示的,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照顾,所以我们一直也是这么操作的。”
“那么副食品供应呢?”
听说是戴季良的命令,刘维因也重视起来了。
“每人每天能保证一个鸡蛋,肉每三天供应一次,鱼每周供应两次,鸡鸭鹅之类的,裏面人自己有养,个把月能吃上一次吧。”
见两名侍从听得仔细,吴友林便详详细细的说道。
“至于牛奶和豆浆也是每日供应,但只能保证1人1杯;此外,为了丰富内里的文化生活,还在核心区设置了图书馆、安置了无线电收音机,甚至连麻将桌都有两张,对了,每一个礼拜还集中送一次报纸,将杭州市面上能买到的报纸一次性送进去给他们看。”
正说着,铁壳船降低了速度,吴友林打量了一下,告之道:“已经到内码头了,接下来的路,我们得走进去,不过也不远,差不多也就三五分钟吧。”
刘维因点了点头,于是三人便靠岸上陆,然后穿过一片竹林,跨过一座小木桥,来到小河道另一边的平地上。
只见,一片百亩水稻田展现在眼前,不过由于早稻已收,稻田上除了横七竖八的稻梗外,并无其他的风景,仅有十几、二十来座农家院落拘束在平地的一角,在先入为主的观点作用下,看上去不像正常的农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