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2天的全亚洲运动会于今日顺利闭幕了,在过去的12天里,各国健儿力争上游,以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展现了亚洲人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累计追平了一项世界游泳记录,打破了6项亚洲记录……”
1962年9月13日,戴季良在主持完亚运会闭幕式后离开广州前往广东省首府肇庆,在这一届亚运会中,东道主中国共获得了15块金牌、13块银牌和27块铜牌,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双重首席,大大的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意气。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体育地位依旧与大国地位不符。
并列金牌榜第二的南日本和北日本各获得了11块金牌,相加之后远超中国,就连奖牌榜第三的朝鲜也以4金7银22块铜牌的收获对中国的优势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不过戴季良马上就退休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增强中国体育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竞争力的任务便传导给下一任中国领导人了,好在,中国别的不多,人口是世界第一的,就算比例低一点,也会有引人注目的尖子脱颖而出的,更何况,戴氏财团名下的第一体育器械公司早已经开始在体育市场布局,应该说,中国体育的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
闲话少说,9月13日晚上10时,戴季良乘坐专列沿专门为亚运会召开而兴建的广(州)肇(庆)铁路抵达肇庆,然后辗转入住七星岩国家森林公园。
第二天一早,复兴党华南主委、广东省省长吴秀峰便率领省政府和肇庆市政府一干人等前来谒见。
吴秀峰是广东增城人,这个时空中增城并不隶属于广州特别市。
早年留法勤工俭学,并在1927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其后受聘于国际联盟,为国际联盟断绝与北洋政府的关系而与国民政府建立关系作出了贡献。
东北事变后,奉国际联盟使命参加调查团的秘书工作,赴我国东北部地区实地调查日军侵华事实并参与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撰写。
1936年9月,世界各国民主进步人士组成“国际反法西斯侵略运动总会”后,担任中国分会驻欧洲代表团秘书长职务,为抗日援华奔走于日内瓦、巴黎、伦敦、华盛顿之间。
1939年秋,欧战爆发,“国际联盟”解体,吴秀峰便出任国际反法西斯侵略运动总会代理秘书长,仍留在日内瓦为中国抗战奔走。
法国沦陷后,吴秀峰便抵达美国担任以促进苏美英中联合武装打败德意日为宗旨的自由世界协会秘书长。
1943年~1944年间,中国政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友人的劝说下,吴秀峰退出国民党加入复兴党,依旧为中国抗战尽心尽力。
联合国筹建之初,他又代表中国参与《联合国宪章》起草会议和“联合国组织”会议的秘书处工作,成为筹建联合国的首批高层外交人员。
1947年底,他受聘出任联合国附属机构国际劳工局副秘书长。
1959年,他离开联合国回国效命,先后担任外交部高级顾问、内政部劳工署顾问、代理琼崖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纳土纳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广东省代省长;在地方行政官员直选后,又代表复兴党和自由连线成功当选广东省省长。
对于这样一位国内外都知名的政治人物,戴季良非常的客气,亲自在门口迎接,并在稍事寒暄之后,把吴秀峰等数名省市两级的重要首长引入了会客室。
等双方坐定,戴季良首先表扬道:“广东这几年对外出口猛增,省政府功不可没。”
广东经济迅速发展,首先要归功于东莞煤钢联合体,这是戴季良和中央的功劳,就算戴季良要谦虚,别人也不敢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