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印尼终局(2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833 字 5个月前

可苏哈托迟迟攻不下芝拉扎港,却让美国大老板生气了,难道美军每天在芝拉扎港周边地区扔炸弹不要钱吗?一天几百万美元,一年几个亿美金,难道光靠爪哇岛周边海域的海上油田未来开采权就能报销了吗?

美国老板的质问让苏哈托找到机会,便原原本本的把苦水一倒,在发泄了对中国政府的种种不满之后,苏哈托便强烈要求美国政府立刻约束中方的行动,以避免在印尼内战的最后关头放纵了“共产党人”中国政府积极分裂印尼的事。

美国人不是不知道,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但美国人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印尼市场。

因此,对中方的行动也是有所不满,只是中国是美国在东亚战线围堵苏联的最大助力,美国政府轻易不会和中国方面红脸。

所以,最终美方并没有接受苏哈托的建议,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制裁,只是派驻华大使私下来跟中国外长打招呼,“你们可以见好就收了,再弄下,放纵了艾加,两国政府的脸面上就不好看了”云云。

对于美国方面的关切,中方回应道:“在南洋的华人通过辛苦劳动获得了必要的回报。

然而印尼统治精英阶级却将华人视作二十年代的德国犹太人,将爪哇人贫穷的原因怪罪于爪哇及印尼其他地区的华人身上,对其等大肆屠戮、劫掠和奸淫。

而苏哈托就是种种暴行的主谋者之一,对爪哇及印尼其他地区二十多万华人的遇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中国民众无法宽恕的罪人。

只是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不愿意干扰美国政府在全球反苏大战略中的布局,才被勉强承认其作为印尼共和国负责人的身份。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能无视同胞的死难,因此,为了避免惨剧继续发生,中国政府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肢解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借此彻底消灭大印尼主义的土壤,併为后来印尼当权者戒。

但请美国盟友放心,中国政府并无继续在小巽他群岛地区扩张影响力的意图,中国政府认为应该由美国政府来主导巽他群岛的局势,组建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彻底排除苏哈托分子的联邦政府……”

中国政府反逼美国人换马,这让美国政府很是为难,因为现在是内战的最紧要时刻,无论如何不能在这一阶段废掉一个在印尼军队和印尼右派中都具相当影响力的领导人。

那怎么办?只能一面勒令苏哈托把派往外岛的军队调回来继续在芝拉扎周边决战,一面空口白牙的许诺在印尼重新统一后再帮助印尼共和国解决分裂势力。

无可奈何的苏哈托只能咬牙切齿的调回外派部队,但如此一来,苏哈托军的士气无论如何是高不起来的。

印尼(社)这边倒是同仇敌忾,坚决反对外岛分裂,但一方面苏联政府却有了新想法,认为印尼革命失败已经不可避免,这个时候通过亲苏的印度政府对巴厘印度教共和国施加影响,不啻为一个绝地逢生、继续保持在巽他群岛地区影响力的机会。

因此,并不反对巴厘等地的独立。

另一方面,印尼(社)發表的公报,却让美国人担心两派印尼人在民族国家危亡时刻重新联合起来,让这场内战以美国方面不能接受的方式落幕。

所以在美国政府的威逼督促下,勉强完成重组的苏哈托军再一次加紧了对芝拉扎港及周边地区的进攻。

1963年11月14日,芝拉扎港沦陷了,就在苏哈托宣布内战结束的前1个小时,由中国政府穿针引线、协调纷争、进而达成协议的小巽他群岛各地军阀正成立,以西帝汶古邦为首都的小巽他群岛联邦并宣布接收泗水、巴邻旁、兰港三国迁出的80万户msl家庭(中国政府随后向上述三国迁入600万中国移民)和中国国内迁出的15万户msl家庭以充实联邦实力。

为此中国政府向还特意向小巽他群岛联邦提供了总计1300万美元的低息移民安置贷款。

在稍后的1964年1月1日,巴厘印度教共和国也在巴厘岛登巴萨城宣告正式独立,印尼进一步分裂了。

尽管苏哈托和其后继者一直主张重新统一印尼,但在中国历届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却一直难有作为,新千年后,印尼政府被迫正视现实,将印尼共和国国名改为爪哇及南苏门答腊联邦共和国,彻底终结了大印尼的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