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更定淞沪(七)(1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882 字 4个月前

“截止到今天晚间10时45分,第一军报告已经消灭了的有:通州日军1个小队及武装侨民80余人、塘沽日军1个中队及日军运输部塘沽分部60余官兵、丰台日军1个大队又1个步兵炮小队,以上三项合计1100余名日寇。”

在雒阳总参谋部的地下指挥室里,排名第三的国防军副参谋长牛策勋正在向戴季良做军情通报。

“正在围攻的有:北平的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司令部和步兵第一联队主力(只有1个半大队);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和步兵第二联队主力并中国驻屯军直属的炮兵联队、战车队、骑兵队、宪兵队、医疗队、仓库等单位,还有就是日本空军在华北的飞行队、飞行根据地队。”

戴季良静静听着,对于第一军4天才消灭1100余人的战果,他很是失望。

他当然明白,由于战事还在进行当中,暂时无法统计在平津两地毙伤了多少日军,但这只是宋哲元等人的借口。

须知道,宋哲元的第一军足有6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又2个步兵团,总兵力5万余人,75mm以上口径的大炮也有36门,面对不过八分之一的对手,又有国防空军帮着压制日军飞行队,结果却打成现在这个样子,只能用出工不出力来形容了。

只是失望归失望,但戴季良并没有开口说什么,依然耐心的听着牛策勋的报告。

“在滦河方向,第八十三军已经与日军朝鲜军龙山师团交火。”

之所以要在滦河沿线据守,主要是为了争取时间拆走唐山的工厂,但考虑到日军大口径舰炮的威胁,因而没有将防线放在看起来地形更加狭窄、更加易守难攻的山海关-秦皇岛一线。

不过与日军情报部门得到的消息有些误差的是,原来驻扎在定县一线的第八十三军因为运力的关系并没有全军赶到前线。

眼下只有831、833两个步兵旅和军炮兵团第一营、第二营搭乘火车抵达了战场,其余两个步行前往战区的旅及其余军直属队如今才赶到廊坊,开到前线至少还要3天。

幸好,日军第20师团也因为运输的问题没有全师抵达,所以,第八十三军才得以勉强守住了滦河防线。

而导致第八十三军半数部队必须一路步行的罪魁祸首就出现在牛策勋接下来的报告中。

“第七十七军先头部队已经赶至密云、平谷、蓟县、遵化一线补防,并与日军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在喜峰口、古北口、罗文峪等地有初步的交火。”

第七十七军面对的是由承德一线扑来的日军,而他们的出发地是在顺德(邢台)距离前线更远,因此,不可以部分搭乘火车部分步行前往,结果从大局出发,在华北前指成立前,总参谋部就决定集中运力主要运输第七十七军北上。

“另外,杨虎城报告,第二十一军布置在张北的警戒部队已经与日军关东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搜索队打了一仗,毙伤日军60余人骑,摧毁日军九二式装甲车1辆,暂时击退了日军对张北的突击;不过杨虎城担心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主力大举来犯,已经安排驻守张北的部队撤回张垣一线了。”

杨虎城第二十一军不但要保证不让日军从张垣一线攻入平西,而且还要保证北平沦陷后不让日军沿着平绥铁路快速西进,责任异常重大,且该军只有3.3万官兵,要兼负两个方向的守备任务,的确是一点也不能浪战。

“考虑到,日军夺取张北后有可能向尚义、兴和一线迂回,或直接经上述两地展开对集宁的进攻,晋察绥前线指挥部已经调动国防军达理扎雅支队前出至集宁、尚义一线警戒。”

因为包钢的存在,绥远方向已经不容许有失,所以国防军在绥远方向布置有第七十八军、第八十四军等2个步兵军和第9代额济纳旗亲王达理扎雅为司令官的1个骑兵支队,但是考虑到补给上的困难,两军的主力布置在了归绥外围,目前只有1个步兵旅前出在凉城一线、1个步兵旅在集宁西北丘区布防。

“晋军则在山西省内各要隘设防,其中第五军依托娘子关在井陉口方向布置,第十二军在大同外围布防,第十五军依托紫荆关、平型关设防,第十七军在朔县、宁武、崞县一带为第十二军、第十五军后援、第二十七军则在晋中为第五军后盾及全军总预备队……”

“韩复榘部第十九军在德州以南依托黄河设防、韩部第七军则沿着胶济铁路布置……”

“海军第三舰队及海军陆战队第一旅已经初步做好了坚守青岛的准备……”

“张副主席表示,东北军各部已经做好了应战的准备,随时可以开赴平津战区……”

“卢军长(卢汉)报告,第十六军出省还需要10天的准备时间……”

“(华北前指)李总指挥(李宗仁)回电,预计本月14日能到保定任事,不过桂军的备战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好,白副参谋长建议联勤方面加大补给力度……”

“杨省长(杨森)电告,第二十三军先头部队已至合州桐梓,再有7天可至重庆……”

报告持续了近1个小时,等牛策勋说完了,国防军总参谋长张自力苦笑的向戴季良说明道:“晋军不愿意出省,鲁军不开放津浦铁路,一切的一切说明,某些人还在打着小算盘,希图继续保住自己的地盘。”

戴季良揉了揉眉心:“现在宣战的阻力很大啊,虞方伟你说一下外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