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更定淞沪(二十八)(2 / 2)

我是军阀Ⅱ caler 1769 字 4个月前

“另外第一军这边看起来要给一鞭子了。”

之前好歹第一军还消灭了2~3000日军,戴季良不太好说硬话,如今上海的战绩在手,不给宋哲元等人一点压力,还真以为雒阳好说话呢。

“以消灭中国驻屯步兵旅团司令部的名义授予第十一旅旅长张自忠精诚干勇勋章、嘉奖第十一旅上下2万元。”

戴季良决定软硬兼施。

“至于天津方向的冯治安、赵登禹、李文田予以撤销旅长职务,改授副旅长代行旅长职务,望其知错就改,将功折罪,此外,要告诉第一军,再打不好,可不是吓唬一番就解决了,我们要动真格的了,第一军番号可能先不撤销,但撤销个把旅的番号,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第一军下属旅的数目太多了。”

戴季良这是准备杀鸡儆猴,对此,桂系出身的白崇禧和晋系出身的徐永昌的脸色都微微有些发暗,不过戴季良并没有在意两人的小心思,再度强调道:“天津租界的工厂对坚持抗战有极大的作用,决不能任其落到日本人手中,因此,迅速解决天津之敌,很是关键。”

也许这才是戴季良对迟迟不能解决天津之敌的第一军充满恶感的主要原因,因此,白崇禧建议道:“要不让第一军接手第八十三军在滦河的防线,把第八十三军调去消灭天津之敌。”

“健生兄,你这个可是馊主意。”

总参谋长张自力一级上将立刻阻止道。

“姑且不说战事激烈之时如何换防,就算是换了第八十三军,也消灭了天津之敌,万一第一军在滦河前线垮下来怎么办?可不能拆东墙补西墙啊。”

“这么多钱都填了人头费。”

戴季良气呼呼的说道。

“人多有用吗?光知道扩军,这群冯焕章的不孝子弟大概还活在北洋的时代呢。”

提到冯玉祥,戴季良转而向涂为问道。

“军情局知道冯玉祥现在做什么呢?”

“冯老总现在苏联,我们不太清楚他在做什么。”

涂为是陕军出身,陕军源于陆建章部,而冯玉祥不单是陆建章的侄子,更是陆建章当师长时的旅长,所以涂为才会尊称他为老总,当然这种尊重其实是衝着戴季良的,至于冯玉祥这个丧家之犬,除了苏联人觉得还有用处外,国内谁还会正眼看这位恶名昭彰的倒戈将军呢。

“不过,宣战那天塔斯社發表了一篇冯老总署名的支持中日宣战的文章,但估计是苏联人冒名的。”

中日开战,对于苏联来说当然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苏联显然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威胁。

因此,苏联人生怕中国输的太惨了,改弦更张,一面在舆论中大肆鼓噪、宣传战斗到底,一面又悄悄向雒阳示好,准备用“优惠”的价格出售“先进”武器。

然而由于苏联提出了承认江南游击武装合法化和新疆地位中立化的要求,仲苏之间差距甚大,所以,苏联“援助”就还停留口惠而实不至的阶段。

“劲夫,你记得跟冶情他们交代一下,抗战是国家生死存亡之大事,后方不能乱了。”

戴季良跟涂为交代一句,随即衝着牛策勋问道。

“文亮,日军有没有可能在海门方向登陆。”

对于戴季良思路的神转移,牛策勋见怪不怪的报告道:“有这样的可能,但是海门、南通、盐城方向水网密布,日军无论东进还是北进都无法实现与我军决战的目标,而且沿途没有铁路和大型港口,日军的物资运输只能小船逐次运输,效率低不算,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

而且就算日军克服种种困难夺取了扬州,向津浦铁路方向包抄,我军也能及时通过铁路将有生力量调来,于是日军就陷入了与在海州登陆的同样困境。”

“那么总参的判断是?”

张自力答道:“日军可能以一部在海门、崇明登陆,但绝对不会是主力,日军必须且唯有夺取上海港口并利用沪宁、沪杭两条铁路运输物资才可能维持其大军团持续作战的能力。

当然,也不是说南通扬州一线就高枕无忧了,为了以防万一,总参之前就调动了第三军进驻扬州周边,想来,两三千鬼子应该是打不动的。”

戴季良立刻想起了什么:“我记得商震跟总参要了第三军的指挥权。”

张自力还没有回答,戴季良的贴身副官走了进来,衝着戴季良耳语两句,戴季良立刻冷笑了起来:“上海打赢了一阵,某些人的心思也活跃起来,好消息啊,何应钦答应出任华东战区代总司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