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向李世民欠身行礼,指责说:“陛下,大唐立国不久,百废待兴,理当以内政为主,若朝廷连年对外征战,难免有穷兵黩武的嫌疑,此举加重百姓负担,必然埋下亡国祸根。”</p>
李世民热血沸腾,听几人提醒满腔热血渐渐平静。</p>
五年。</p>
灭数国。</p>
是过于激进冒险了。</p>
他却没有说话,依然聆听赵云的建议。</p>
“迂腐。”</p>
赵云鄙夷的剜了眼郑丽婉,斩钉截铁说:“唐军强不强,李靖说了算,两月南平萧铣,三月北灭突厥,四月,我估计四月内西定吐谷浑。纵观历史,不管秦将白起,王翦,汉将卫青,霍去病,皆没有此等雷霆迅猛之势。</p>
敢问北灭突厥,有损大唐国力吗?</p>
朝廷有此不世战将,为何担心,除非朝廷自毁长城,杀害名将,则另当别论。”</p>
呃...</p>
郑丽婉不知该怎样回答。</p>
李靖大器晚成,怎奈所有战役打的顺风顺水,顺到有如神助,让人不可思议。</p>
唐灭突厥与汉灭匈奴所花费的时间不可同日而语,更没造成国库空虚,粮仓缺粮。</p>
反之,北灭突厥,大唐气势为之一振。</p>
一时间,民间形成几分万般皆下品惟有军功高的迹象。</p>
若如赵云所言,李靖四月内平定吐谷浑,对大唐影响的确不大。</p>
旁边,李世民面孔笑意退去,取而代之沉着脸。</p>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紧张的望向赵云。</p>
口无遮拦。</p>
大言不惭。</p>
什么叫唐军强不强,李靖说了算,皇帝是草包吗?</p>
大唐半壁江山乃皇帝率军打下来的。</p>
一时,凉亭内气氛颇为微妙。</p>
赵云揉了揉鼻子,冲着李世民说:“陛下,你千万别多想哈,我所说的强,是与秦汉前隋诸将相比,你切莫套用于自己身上。当然了,陛下也非常厉害的,太原起兵,站稳关中,扫平中原,一路独领**。</p>
何况您是皇帝啊,怎能与臣子相比昵。若陛下为将军,自然而然为唐军内第一人。”</p>
李世民怀疑赵云阿谀奉承,拍他马屁。</p>
“所以昵?”</p>
“所以...问得好。”</p>
赵云丝毫不顾李世民冷冷的态度,直言不讳说:“今李帅刚过花甲之年,四年后依然能率军征战,若前四年,朝廷灭奚族,契丹,侯君集平高昌,李道宗重创南诏。</p>
届时,高句丽战场将是陛下,李帅大显身手的时候。</p>
占领高句丽,完成前朝未完成的夙愿,陛下超越汉武,比肩秦皇。”</p>
他绝非无的放矢,而是李靖太厉害,军事指挥堪称神乎其技,朝廷诸将望尘莫及。</p>
若非李靖避嫌,军事成就肯定更高。</p>
李世民沉默寡言,斟酌着赵云的话。</p>
李靖厉害,与李孝恭为唐奠定南方半壁江山,北伐...</p>
房玄龄神情复杂,他没法确定赵云是为皇帝画大饼,或是朝廷的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低声询问:“赵云,李帅立秋前能凯旋?切莫口花花。”</p>
“事实胜于雄辩,房相耐心等待,四月内,李帅没有凯旋,我登门负荆请罪。”赵云自信满满的说。</p>
房玄龄暗生担忧,人活六十古来稀:“你是否过于相信李帅,李帅老迈,事情常有变故,李帅未必能等到东征高句丽,朝廷内需培养**人。”</p>
“有。”</p>
“年长者李绩,苏定方,稍年轻者李道宗,侯君集,薛万彻皆为桿将,或许不如李帅霸道,但各有千秋,堪称传世名将,特别是李绩,苏定方,必有传世之功。</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