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最大的黑粉(2 / 2)

我是顺平侯 顺平侯 1597 字 2023-01-07

徐光启在京城做官多年,见过几次信王,只是没料到他是这个打扮,而且对自己如此谦恭。</p>

没办法,人家都这样了,徐光启不能总梗着头不理人。</p>

“殿下,老朽年老眼花,竟见面不识,惭愧!”</p>

赵云非常客气,说道:“小王管教家奴不严,惊扰先生,一会多敬先生几杯酒,权当做赔罪!”</p>

徐光启心中为难,他不愿意趟这个浑水,信王虽然是皇太弟,但他的对手是魏忠贤,能否顺利继位是个问题,继位后与魏忠贤的相处是个问题。这时候,徐光启的投靠是一种投机,赢的话光芒万丈,输了会满门抄斩。</p>

面对极大的风险,已经六十有五的徐光启犯不着,所以才会拒绝王德化的登门邀请。无奈王德化立功心切,将他不由分说带来顺义。</p>

赵云向他伸出手,非常肯定的说:“先生并不想归隐山林,否则,先生会返回松江老家,而不是留在天津的庄园。”</p>

徐光启不置可否,迟疑中没有回答赵云的话。</p>

“先生想一展宏图,魏忠贤不会帮先生实现,小王可以!”</p>

谈到理想,徐光启有些被打动,但还是没表态。</p>

赵云心想,不来点干货是不行了,今天必须说服徐光启。</p>

“先生可知,小王为何来顺义吗?三个任务,第一是邀请像先生这样的大贤,为国家振兴出一份力。第二是建造房舍,说是为皇兄准备的行宫,其实小王有私心,想让那些贤才居者有其屋。第三是整顿京营,让大汉朝强根固本,有一支可以四处征讨的军事力量。”</p>

徐光启眼睛里有了一丝亮光,内心开始激烈的斗争,最终还是开口言道:“在老朽见过的青年英才里,殿下独树一帜,其才不在老朽之下。”</p>

刚听到信王来顺义的消息,徐光启以为他在避祸,猜测他顺利登基的几率有多大。</p>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信王在顺义干的热火朝天,其成效远远超出徐光启的想象。只是,徐光启有几点不明,于是问道:“建造行宫需大量钱粮,还有殿下送给京营的三十五万两军饷,听闻殿下并未向朝廷申领,何以做到?”</p>

赵云瞪了眼王德化,肯定是你告诉徐光启的,作为一个情报工作者,基本的保密不知道吗?</p>

王德化低着头,原本有些驼背,如今快勾到地面了。</p>

“回先生,成大事者必投入不菲,不能节流唯有开源,这些银两钱粮有人赠送。”</p>

徐光启大概知道,自从赵云做了皇太弟,信王府门外车水马龙,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他竟然收了,而且收入不菲,竟然能支撑这么大的工程,还能给京营匀出那么多。</p>

其实,京营并不需要三十五万两,因为实际人数只有三万多,赵云数着人头发,应该能省下不少。此外,工地上万余名民夫工匠,每日耗费钱粮众多,兜里的银子支撑不了太久,他正在积极吸引投资。</p>

徐光启望了眼热火朝天的工地,围绕偌大的映月湖,视线可及范围内到处都是劳动的场景,问道:“行宫如此宏大,恐怕不止为皇帝陛下,也不止是殿下所说的英才。”</p>

赵云答道:“此处分四块,分别叫京华一梦、7_k韵江南、白山黑水、欧陆风云。小王愚见,先生是松江人,应该喜欢江南风格。不过昵,先生还是信徒,对欧洲人那套肯定喜欢。待宴会之后,小王带先生去看看住处,还有快要完工的教堂。”</p>

徐光启信你的才怪,谁不知你总共才来一个月,怎么可能盖好一座教堂?</p>

别说是徐光启,这件事说给谁,谁也不会信。</p>

赵云却很自信,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万余人的施工队伍,只要建筑材料供应及时,深圳能在三个月里盖起百米高楼,我为何不能在一个月盖好一座中型的教堂?</p>

你知道我的银子是怎么哗哗的流走吗?难道它们的消失不能换来工地上的高效率?</p>

徐光启不信,却不好开口追问,他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京营已腐朽不堪,唯有训练新军方能克敌制胜,殿下为何还要纠缠在整顿京营的问题上?”</p>

赵云答道:“小王一开始并不想整顿京营,只想掌控京营。”</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