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贞很兴奋,他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有了眉目。虽然魏忠贤没明说,但他既然让福王入京,其用意不言自明。</p>
福王要称帝了,魏忠贤揽得定策之功。</p>
但李永贞暗自发笑,他内心在想,定策之功应该归我才对。你魏忠贤是前朝的大佬,新朝新气象,该轮</p>
到我李永贞傲视天下。</p>
谁不想做九千岁?谁不想被人喊老祖宗?</p>
你以为我想自称“孩儿”?我想见面就跪着?想退在后面不敢轻易说话?谁没有点追求昵?咱们做太监的又不能抢皇位,只能抢着做老祖宗。</p>
李永贞有宏图大志,他千方百计孜孜以求的,是成为像魏忠贤那样的男人。或者,他算不上男人,有魏忠贤那样的权势就行。</p>
远在顺义的赵云,今日没有出现在皇庄的施工现场,也不在平日居住的北岛,反而出现在官道旁的客栈,端着酒杯品着金华美酒。</p>
黄宗羲跑来找他,“殿下是在借酒消愁?”</p>
“你明知不是,为何要问?”</p>
大思想家,也有没话找话的时候。</p>
黄宗羲凑近他坐下,问道:“皇庄的管事太监阻拦施工,殿下为何不管?要知道,万余名民夫工匠都在等着,一天不开工,我们损失的不单是时间,还有大量的工钱啊!”</p>
赵云反问道:“太冲认为该如何管?用王爷的身份压他?还是出动京营灭了他?”</p>
黄宗羲摇摇头,“不可!他既然敢阻拦,王爷的身份,人家根本不在乎。至于出动京营,似乎有些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不可取!”</p>
是啊,赵云最近在反思,反思他经济专业学习上的不足。</p>
通过经济学的角度,最容易发现世间万物的真相。一个你认为好的东西,未必带来好的结果。一个你以为不可理喻的选择,可能后来被证明是真理。</p>
黄宗羲不太能懂这些,每次提起都两耳竖着,认真倾听。</p>
赵云给他举例子,比如刚来的时候,皇庄建设缺材料,于是我们提高价格,重金求购木材、砖石,结果如何?</p>
一个看起来好的举动,某些人为了暴利铤而走险,开始抢夺别人的东西,甚至强拆百姓的房舍。演变到后来,官府的一些衙役,还有地方上的流坂,竟然拉帮结派搞竞争,都想获取这份利益,b社会的雏形越来越清晰。</p>
怎么样?不是说初心是好的,就一定会做成好事。</p>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米国……</p>
黄宗羲皱眉头,“米国?读这么多书,怎么没听过。”</p>
呃,大概一百五十年后,在大洋的彼岸,有一个叫米国的国家诞生。当然了,因为翻译的关系,你称呼他美国也可以。</p>
黄宗羲习惯了,全当他是开玩笑。哪有一百五十年以后的事情,你还能知道的?</p>
“米国颁布了一条禁酒令,规定制造、售卖、运输都犯法,初衷非常好,让家里的男人们少喝酒、多干活,让女人们远离家庭暴力,享受家庭幸福。但结果非常糟糕,直接制造出围绕饮酒的全套地下链条,并催生b社会的诞生与强大,造成极大的社会治安隐患。”</p>
黄宗羲纳闷,这也是经济学上的知识?</p>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第四条,人们对激烈做出的反应。</p>
通俗点讲,执政者发出敕令,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本意良善与否,更要考虑人们对此可能做出的反应。</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