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佛郎机公主(1 / 2)

我是顺平侯 顺平侯 1577 字 2023-01-07

</p>

看到没,经济学能探查世间真相,能解答各类难题。&lt;/p&gt;

赵云所想的不是和谁商讨,而是尽快将诏旨发出。&lt;/p&gt;

他本想将其当做上任后的第一道诏旨,从此奠定大汉发展的基调。为了稳妥起见,他先发了论功行赏的诏旨,对魏忠贤一伙极尽讨好之能事。&lt;/p&gt;

接下来,朕的善心足够你们感动了吧?对一道和自己利益毫不相干的旨意,你们没有理由阻拦。&lt;/p&gt;

黄宗羲双手相叠,认真的向赵云行礼。&lt;/p&gt;

“外界传言陛下滥施封赏,又岂知陛下的良苦用心!”&lt;/p&gt;

赵云笑着,滥施封赏算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魏忠贤那些人还不能携款流亡海外,别看他今日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lt;/p&gt;

他对黄宗羲说:“你的报仇大业,当可在一月内完成!准备好尖铁锥,给朕狠狠的扎!”&lt;/p&gt;

好家伙,你敢将铁锥带入皇宫?&lt;/p&gt;

天色已黑,几位内阁大臣准备离开,走之前没忘了看文华殿方向,皇帝办公的地方亮堂堂的。&lt;/p&gt;

“陛下莫非要熬夜批改奏疏?”&lt;/p&gt;

有一位敬业的君王,这可是件好事,内阁诸位纷纷离开,唯有首辅黄立极留下,谁知道一会皇帝有没有召唤,内阁不能无人值守。&lt;/p&gt;

房内只剩他一位阁臣,眼睛望着不远处的文华殿,已经记不清多久,皇帝不在此处办公。&lt;/p&gt;

赵云忙得一脑门汗,在奏疏堆里备受折磨。&lt;/p&gt;

大汉朝的奏疏先到通政使司,由他们分类、归档、抄写、编号后交内阁,内阁给出处理意见,专业术语叫“票拟”。票拟后的奏疏交给皇帝,但皇帝通常没时间,于是由司礼监的太监代为办理,专业术语叫“批&lt;/p&gt;

红”。&lt;/p&gt;

至此,大汉朝的决策流程完成多半,经“票拟”、“批红”之后的处理意见会送给六部,由他们负责具体的执行落实。&lt;/p&gt;

整个过程都有通政使司抄写、记录、传达,完全是公开透明的状态,导致没人可以逃避,包括皇帝。即便各环节完成,办理后的奏疏到了六部,还可能被六科给事中封驳,理直气壮的拒不执行。&lt;/p&gt;

在十七世纪,这种互相制约的体制已经非常先进,因此万历帝做了四十多年皇帝,依旧不能为所欲为。东林党执政,还是会被人翻盘。魏忠贤揽权,同样有很多人敢跳出来反对。&lt;/p&gt;

赵云刚一上任,看似只是对政务感兴趣,却用极为筒单的招数,直接筒化了流程。&lt;/p&gt;

通政使司送内阁,赵云直接搬到内阁的隔壁,距离近了吧!&lt;/p&gt;

内阁交司礼监,司礼监代表皇帝行使“批红”大权。皇帝在哪,你就得跟到哪。&lt;/p&gt;

赵云只是搬了个家,每天从乾清宫出来坐步辇来文华殿办公,作用是将司礼监与内阁放在一起,整个流程的关键环节没了,相当于大家在皇帝的亲自领导下集中办公,工作效率提升岂止十倍。&lt;/p&gt;

正因为赵云的积极主动,导致原本位高权重的司礼监成了跑腿干活的,掌印太监王体乾侍立在侧,似乎不用管什么。&lt;/p&gt;